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制备了含双键的酰胺型流滴剂,并将酰胺型流滴剂分别接枝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分子链上和无机纳米粒子表面,制备了聚乙烯/酰胺型流滴剂材料,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和丙烯酸(AA)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有α双键的反应型流滴剂单丙烯酸月桂酸二乙醇酰胺酯(AAL)。采用预辐照技术与反应挤出接枝技术联用,将流滴剂AAL接枝到预辐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ir-LLDPE)的分子链上,制备接枝物LLDPE-g-AAL。通过表面接枝将AAL接枝到硅烷改性的无机纳米粒子水滑石(LDHs)表面,制备接枝物LDHs-g-AAL,并与ir-LLDPE进行挤出,得到LLDPE/LDHs-g-AAL。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证明AAL、LLDPE-g-AAL和LDHs-g-AAL合成成功。热重分析测试表明,AAL与LDHs-g-AAL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90 oC时,AAL失重率小于5.8%,LDHs-g-AAL失重率小于5.0%,满足加工生产要求。SEM结果表明,LDHs-g-AAL在聚乙烯中均匀分散,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团聚现象。流变结果表明,流滴剂AAL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AAL和LDHs-g-AAL的加入并不影响聚乙烯的加工性能。利用吹膜机对LLDPE-g-AAL与LLDPE/LDHs-g-AAL进行挤出吹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材料实验机和光电雾度计对薄膜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透光率与雾度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AAL与LDHs-g-AAL对LLDPE薄膜的熔融温度、结晶温度和力学性能没有产生大的影响。薄膜的透光率与雾度略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明显。薄膜的接触角结果显示,AAL可以使LLDPE薄膜具有优异表面湿润性,接触角均在20o左右。薄膜的加速流滴期结果表明,AAL接枝到LLDPE分子链和LDHs的表面可以有效延缓流滴剂的迁移。当AAL浓度为2.0 wt%时,LLDPE-g-AAL与LLDPE/LDHs-g-AAL薄膜在60 oC时的流滴期分别为12天和16天。将LLDPE-g-AAL和LLDPE/LDHs-g-AAL薄膜在60 oC无水乙醇中浸泡0-6小时,进行加速流滴迁移实验。接触角测试表明,当流滴剂浓度相同时,浸泡相同时间的LLDPE/LDHs-g-AAL薄膜的接触角大于LLDPE-g-AAL薄膜的接触角,进一步证明了AAL接枝在LDHs表面,可以延缓AAL的迁移。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合Fick第二定律的拟合公式,计算了不同厚度LLDPE/AAL薄膜在60 oC无水乙醇中浸泡0-6小时后薄膜的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薄膜的扩散系数减小,证明了增加薄膜的厚度可以延长薄膜的流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