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有名的女作家之一。她曾经翻译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一些她自己的作品(《金锁记》和《怨女》等)。虽然学者们已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她的文学作品做过很多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她的翻译作品。而从某种程度讲,张爱玲可谓中国翻译领域中一个很特别的译者。本论文将通过加拿大译写研究者弗洛图(Louise Von Flotow)总结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三种翻译策略的分析,即前言和注脚,替代及“劫持”,同时考察其修辞手法的应用,针对张氏的几个自译作品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 论文主要采取对比研究和文献研究法,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的多种背景、社会和理论意义和主要特点;第二部分提供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综述。讲述国内外对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自译以及对张爱玲作品翻译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三部分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的观点;第四部分介绍张爱玲的生平,以及她特殊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等多方面的原因所萌发的女性意识,并且在她的自译作品中得以体现;第五部分为对比论述。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论证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在其主要自译作品种的体现。运用前言和注脚,替代,“劫持”及修辞手法应用等特定的策略进行文本分析;第六部分为全文总结。提出在她的自译作品中有女性翻译主义思想。 论文最终发现张爱玲自译作品中有许多女性主义翻译特色,比如女性主义译者倾向运用前言和注脚,替代,“劫持”及修辞手法应用等特定的策略,论文进而提出张爱玲自译作品很好的体现了女性主义翻译在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