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盐高效降解复合菌群的驯化、降解特性及应用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焦化废水厂活性污泥中驯化得到的复合菌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合菌群与分离筛选过程中的单菌降解效果对比,获得了一组可以高效降解硫代硫酸盐的微生物菌群,探究了外界因素(培养温度、pH、溶氧、碳氮源等)对菌群降解硫代硫酸盐的影响,并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温度、pH、菌液接种量)进行响应面优化,探讨了菌群最适宜的降解条件;通过考察复合菌群的底物广谱性,探究了不同污染物(苯酚、喹啉、萘)在该复合菌群作用下的降解效果;探究了不同初始浓度硫代硫酸盐降解过程中速率变化及其整体动态规律,并对其降解情况进行了动力学分析;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复合菌群驯化前后的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群落变化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二者差异的原因;此外,还探究了复合菌群在焦化废水工业系统中生物强化的降解效果,分析比较了复合菌的生物强化与原始污泥间降解效果的差异;另外,为了减少复合菌群在焦化废水等工业应用过程中的流失,利用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初步研究了不同载体(蛭石、硅藻土;琼脂、海藻酸盐;聚乙烯醇、聚苯乙烯;凝胶小球、活性炭凝胶小球)对复合菌群的固定效果、连续使用性及降解效果;进一步探究了固定化菌剂与复合菌群降解效果的对比,探讨了固定化菌剂的抗逆性能;通过观察比较复合菌群固定前后的SEM电镜形貌特征,分析了复合菌群和固定化菌剂的降解效果与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差异原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复合菌群与单菌降解效果比较显示:当硫代硫酸盐浓度为3000 mg/L时,在24 h时复合菌群的降解率为78.4%,混合菌(菌株2、5、6混合)的降解率为53.4%,当硫代硫酸盐降解完全时复合菌群所用时长较混合菌短12 h;在36 h时,复合菌群对硫代硫酸盐的降解率高达100%,单菌的降解率最高为65.8%,可见复合菌群的降解效果远远高于单菌与混合菌,复合菌群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硫代硫酸盐的降解速率。(2)硫代硫酸盐复合菌群降解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氮源为氯化铵,pH6.0,温度为30℃,转速为180 r/min,菌液接种量为10%的条件下,菌群对硫代硫酸盐的降解效果最佳,当硫代硫酸盐浓度为6000 mg/L时,培养48 h后,降解率高达100%;并且该菌群对高浓度的硫代硫酸盐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当硫代硫酸盐浓度为12000 mg/L时,降解率在48 h时仍高于60%。除此之外,该菌群具有底物广谱性,可对不同污染物进行降解(苯酚、萘、喹啉等),当底物浓度都为1000 mg/L时,培养48 h后降解率分别达到100%、76.6%、45.8%,可见该复合菌群在对去除其他污染物时也具有较强的降解性能。响应面优化试验及降解动力学结果表明:当温度、pH、接种量理论上分别为31.24℃、6.16和10.25%时,硫代硫酸盐的降解率达到最大,为86.51%。同时,经验证优化后的降解率提高23.4%;动力学方程表明,复合菌群对硫代硫酸盐降解的最佳脱色率和最佳硫代硫酸盐浓度分别为0.137945 g g-1h-1、10.09243g/L。(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经过微生物驯化之后,在微生物门分类水平上,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变化最显著,由环境中的61.5%提高到驯化后的91.4%,另外,驯化后的生物群落还主要包括: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6.5%)、厚壁菌门(Firmicutes 1.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0.5%);在属分类水平上Thiomonas.sp丰度显著增加,由环境中的7.9%提高到富集后的44.8%。除Thiomonas.sp外,驯化后的微生物菌群中还主要包括Metallibacterium.sp(11.1%)、Acinetobacter.sp(26.2%)、Sphingobacterium.sp(4.7%)。由物种分类学分析、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及组间差异显著分析发现,驯化之后复合菌群的微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但物种相对丰度升高。(4)复合菌群生物强化应用研究表明:当硫代硫酸盐浓度为1500 mg/L时,强化系统硫代硫酸盐降解完全所需的时间为8 h,原始污泥降解系统在8 h的降解率仅为3.13%。对比其他污染物的降解情况,发现强化系统中的苯酚在6 h时已降解完全,氨氮和COD有少量剩余,而原始污泥降解系统的各类污染物均有大量剩余,前者降解率分别是后者的39.4倍、34.3倍;当硫代硫酸盐为3000 mg/L时,强化系统将硫代硫酸盐完全降解时仅需16 h,与此同时废水中的苯酚含量也降为零,而氨氮和COD的含量略有剩余;同一时间原始污泥系统对硫代硫酸盐的降解率为6.6%,其他污染物都有大量剩余。最终当两个系统均降解完全时,分别从两个系统中取出液体溶液进行对比,发现强化系统水质的远比原始污泥降解的澄清透明。(5)微生物固定化研究表明:固定化菌剂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36 h时,以硅藻土为载体的菌剂对硫代硫酸盐的降解率高达100%,同时以海藻酸钠、聚苯乙烯、凝胶小球为载体的菌剂对硫代硫酸盐的降解率分别为88.4%、75.2%、70.2%,降解率均高于70%。载体的连续使用性表明,当连续5次降解硫代硫酸盐时,在36-48 h内均可将硫代硫酸盐完全降解,具有较高的连续使用性能。复合菌群在固定化前后的降解效果以及表现出的抗逆效果:当温度为15、20、50℃时,固定化菌剂的降解性能优于复合菌群,在15℃时降解率相差最大,为12.2%。而在其他温度范围内都是微生物菌剂的降解效果较好,在30℃时复合菌比固定化菌剂的降解率高10.47%。在pH 4.0-6.0时,复合菌群的降解率较高,且在pH 6.0时差值达到最大,为8.58%,当pH为3.5和7.0-9.5时,固定化菌剂的降解率一直处于高峰,在pH 9.5时二者降解率差值相差最高,为10.08%。
其他文献
硫氰酸盐(SCN-)是一种常见的金矿、纺织、印染和焦化工业污染物,有毒性、给生物安全带来危害。当前,针对硫氰酸盐废水的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常见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氧化、物理吸附以及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法作为一种高效、无污染、低成本的污染物处置方式,被认为是硫氰酸盐废水污染最有前景的修复手段之一。然而生物处理普遍存在耐受硫氰酸盐浓度低,解毒不彻底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效、耐高盐、解毒彻底的硫氰酸盐降解复
学位
在对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体与感染猪瘟、禽流感的牲畜进行生命体征检测以及医疗诊断时,由于此类疾病传染性较强,需要采取安全卫生的非接触式的手段。生物雷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生物生态行为探测技术,并将随着现代雷达探测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超宽带(UWB)生物雷达可以远距离监测到生物的生命体征、数量、方位等信息,其具有带宽极宽、传输速度快、分辨能力强、定位精度高、功耗低、体积小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势。因此针
学位
α-酮戊二酸脱羧酶依赖辅因子TPP和二价金属离子的激活催化α-酮戊二酸非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酸半醛和CO2。该酶是蓝藻体内KGD旁路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本研究将铜绿微囊藻来源的编码α-酮戊二酸脱羧酶的MAE_06010和Mi Abw_01735基因与分子伴侣p Tf16形成共表达体系,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通过镍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得到大量可溶性蛋白,采用酶标仪和
学位
萜类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最多的一类天然化合物,它是以异戊二烯(C5单元)为基本单元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包括半萜(C5)、单萜(C10)、倍半萜(C15)、二萜(C20)、三萜(C30)、四萜(C40)和多萜类(C>40)。迄今为止已被发现的萜类化合物已有80000多种,他们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在能源、香料、化工、食品、医药等众多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传统上萜类化合物的获取主要来源于从自
学位
桑椹是桑树的成熟果实,富含花青素、非花青素酚类物质、多糖等功能成分。桑椹渣(Mulberry pomace,MP)是生产桑椹原汁后的副产物,其花青素含量、非花青素酚类物质等成分含量丰富,甚至高于桑椹果实,可以推测MP可能是开发功能性食品的良好成分,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利用。本研究中将其用于功能性风味酸奶产品的开发,研究其对风味酸奶产品的理化特性及其质构的影响。以提高MP的附加值。详细内容如下所示:1
学位
茶树菇是一种具有良好口感及丰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食药用菌,在江西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且产量位居全国第一,作为主栽食用菌,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就需要优质高产菌种;茶树菇菌种现今主要以固体菌种为主,相比而言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快捷、菌龄一致,可以更好地适用于规模化生产。因此,本研究选育出优良高产菌株杂交融合并进行了液体菌种制备、栽培品比,结果如下:(1)通过对9株不同来源的茶树菇菌株生长速率测定、产量及亲缘
学位
土壤是筛选微生物极好的样本,其温度适宜,水分充沛,营养物质丰富,大量的微生物菌落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所以土壤微生物是菌种筛选分离的主要来源之一。本研究课题为得到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对采自云南省丽江市郊野外的土壤进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细菌菌株RN8。细菌生长周期短,营养需求简单,便于培养,先进行该菌株的菌种鉴定,后可考虑将其应用于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和微生物药物开发利用,期望本研究可为微
学位
学位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三大谷类作物之一,也是人类最早驯化的作物之一,在全世界广泛种植。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深受大众喜爱,提供了全球20%的能量消耗。相关研究表明,植物特异性IQ67-domain(IQD)基因家族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六倍体小麦,我们对小麦IQD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
学位
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食品即使在低温加工贮藏过程中,仍会受到低温致腐菌的污染繁殖导致腐败变质而造成损失。乳酸菌细菌素因其高效、安全、无毒、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而成为当前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但是以nisin为代表的大部分细菌素主要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低温致腐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课题组前期从牛粪中自行分离鉴定出植物乳杆菌C010(Lactobac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