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菌CYP51活性空腔中非保守氨基酸与其抑制剂的相互作用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fis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sterol demethylase,P45014DM,CYP51)是生物甾醇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也是设计抗真菌药物的一个重要靶酶,其结构及与抑制剂相互作用机理的研究对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发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的高效、特异14α-去甲基化酶抑制剂(DMIs),实现水稻稻瘟病的有效防治,有必要对MG-CYP51的结构特点及其与配体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本文对稻瘟菌CYP51的三维结构进行了同源模拟,并通过分子对接比较分析了稻瘟菌CYP51两个亚型(MG-CYP51F1和MG-CYP51F2)与烯唑醇的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稻瘟菌中MG-CYP51F1和MG-CYP51F2与烯唑醇的结合模式基本相同,疏水作用是其结合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活性空腔内相互对应的相同或相似疏水性氨基酸共同形成了与配体结合的疏水口袋。故两者都可以作为药物设计的靶标,对基于靶酶的药物设计过程不构成影响。为了获得MG-CYP51活性空腔中的非保守氨基酸功能,本文对野生型MG-CYP51的异源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用BL21(DE3)rosetta在0.4mM IPTG条件下诱导4h,MG-CYP51的表达效果最好。然后我们挑选了 MG-CYP51活性空腔中SRS5、SRS6以及F helix中的10个非保守氨基酸进行了定点突变研究,构建了 28个突变体,并在大肠杆菌进行了异源表达。应用本实验室前期所建立的结合光谱法比较各个突变体与烯唑醇之间的结合能力。比较已获得的结合常数,发现这些突变蛋白与野生型MG-CYP51重组蛋白一样,均能与烯唑醇发生结合,但突变体与抑制剂的亲和力较野生型有高有低,说明改变稻瘟菌活性空腔中的非保守氨基酸不影响MG-CYP51空性空腔的构象,但会对MG-CYP51与抑制剂的结合造成影响,且这些非保守氨基酸与药物对酶选择性抑制相关,对这些位点在药物与酶的结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本文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设计合成14种待筛选的化合物,从中筛选出2种体外抑菌活性及与MG-CYP51亲和力均较高的先导化合物,ZY4和ZY7。抑菌实验结果表明ZY4和ZY7都能够有效抑制稻瘟菌的生长,结合实验证明ZY4和ZY7都能与MG-CYP51重组蛋白进行结合,且ZY7与MG-CYP51的亲和力甚至高于商品化的DMIs抑制剂烯唑醇,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这些结果为基于稻瘟菌高效特异DMIs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非线性发展方程,这些方程在不同的物理背景下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孤子解已得到广泛研究,但对其多极子解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致力于研究单分量和耦合的离散非线性薛定谔(DNLS)方程及其极子解的动力学性质。第一部分首先利用双线性方法构造单分量DNLS方程的多孤子解;在此基础上,利用极限技术获得多极子解,并且通过指数项与代数项之间的平衡对多极子解进行渐近行
论述根据已实施成功的施工经验,通过对元江至蔓耗高速公路玉溪段桥梁预制T梁工程的施工,从施工工法、质量保证及成本控制的角度对预制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20,30,40m)通用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自然界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的人工复合材料,其主要特性为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坐标变换的本质就是通过人为参与控制以此来改变电磁波传播方向
近年来,随着高清分辨率(HD)和超高清分辨率(UHD)应用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视频压缩技术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此外,高清和超高清视频需要更高的带宽传输和更大容量来存储。因此,
近几年来,随着认知传感网中接入设备数量的快速增长,传统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带宽、高速率通信服务的需求,认知传感网中的信道容量优化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阑尾低级别粘液性肿瘤(low-grade appendiceal mucinous neoplasm,LAMN)临床症状不典型,术前诊断准确率低,大多需要术中或术后病理确诊。本文通过分析12例LAMN病例,探讨
会议
基于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一种载荷谱信号中奇异信号剔除与降噪的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所特有的"变焦距"性质,将载荷谱信号进行分解,通过观察和试验,找出对奇异值和噪声贡献大的信
表面改性技术作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发展领域之一,其可提升材料的表面性能,并可提高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利于降低材料的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在促进高科技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低成本、易部署、易维护、智能化等特征,使之成为工业测控领域的重要技术。与一般无线传感器网络相比,工业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确定性、实时性、可靠性等网络性
水稻属于禾本科稻属,同小麦和玉米共同构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世界人口近一半都生产和食用大米。因此改良水稻品种,提高水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籽粒大小和数量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