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迅速转变,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的发展与壮大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掌控国家经济命脉的中流砥柱。在这些企业集团中,采用总分公司式组织形式经营主营业务的占据了相当大比例。在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中,总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分公司本身不具有法人资格,相当于总公司派出的从事授权范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总公司是通过一系列的管控方式(如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等)来实现分公司的行为与总公司行为尽量保持一致的。并且,同一层级分公司之间具有同质性,不同层级的分公司在职能上具有显著差别。具体而言,由于总公司授予的决策自主权不同,总公司的一级分公司与二级分公司或三级分公司相比,在各项职能的健全程度上有较大的差别,即企业集团的一级分公司已基本具备一个独立企业的绝大多数职能,二级或三级分公司仅具有其中单一或部分职能。在实际运作中,比如中国联通赋予了省级分公司包括决策、生产、人事在内的较为健全的职能,其县级分公司只拥有营销和部分服务职能,不具有人事和财务职能,更不具有自主决策职能。而且,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过拥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资产的分公司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且一级分公司由于规模巨大、地区的镶嵌性较强,经常表现出更强的“法人特性”。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我国大多数企业集团由于长期受政府干预,严重缺乏自适应能力,加之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下属分公司业务单元复杂化,地域分布分散化,企业集团总部对分公司管控模式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下属分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而且,在一些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下属分公司中普遍存在诸如虚增利润、通过“三产”和私设“小金库”等多种形式侵吞主业利润以牟取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等现象,造成了大量资产流失。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集团总公司对其下属分公司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克服“统死放乱”的怪现象,实现分公司经营运作的规范化,不断提升下属分公司经营绩效成为理论与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但是,与实践迫切需求不相匹配的是,理论上关于总公司对分公司管控的相关研究却鲜有论及,大多将视角置于母子公司关系上,致使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管控机制的建设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基于此,本论文以对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省级分公司调研数据为依据,以企业集团管控评价指标的构建为依托,结合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特质,来考察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控模式及其效果,并深入探讨与模式相匹配的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与文化控制等手段对分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关系,以期为实践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对理论研究有所助益。通过对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管控问题的研究,突破了以往仅对母子公司式企业集团进行研究的局限,不但扩大了集团管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角,而且,通过实证分析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等对分公司绩效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提升集团管控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可以归纳如下:(1)拓宽了企业集团管控问题的研究视角针对以往学者多将视角集中于母子公司式企业集团管控问题的研究上,致使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管控机制的建设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本论文对此进行了拓展,以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管控为切入点,通过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四个维度展开了相关问题研究。(2)构建了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四维综合管控效应模型本论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于综合、系统的视角,从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四个维度,解析并构建了“以提升分公司绩效为目标,容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为一体”的四维综合管控效应模型,有利于弥补当前理论上仅从单一视角进行研究的不足。(3)构建了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评价指标本论文在梳理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特质,结合对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部分中层领导干部的访谈与实践活动,分别构建了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及文化控制评价指标,并利用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为进一步拓展企业集团管控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实证的平台。(4)探索并构建了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及内部综合管控对分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本论文通过分析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特质,结合四维综合管控效应模型,进一步探索并构建了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财务控制、自主权控制、人员控制、文化控制及内部综合管控对分公司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借助AMOS7.0软件来探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以此为基础来分析总公司实施的具体管控手段及其影响现状,有利于找出当前影响分公司经营绩效提升的关键要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为总分公司式企业集团的全面治理及提升经营业绩提供政策保障,更加有效地指导总分公司的生产经营与管控实践。(5)探讨了不同管控程度的集团分公司与之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及手段本论文运用SPSS软件中快速聚类法(K-Means),依据集团总公司对下属分公司管控程度测度的4个观测变量,将分公司样本分为三组。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管控程度的集团分公司与之相匹配的管控模式、关键控制手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认为总公司对分公司管控程度较弱的第三组通常采取相对分权式的财务管控模式,其控制手段侧重采取财务控制;对分公司管控程度较强的第二组通常采取相对集权式的全面管控模式,其控制手段侧重于采取人员控制、财务控制及文化控制;对分公司管控程度较适中的第一组通常采取集分权相结合式的战略管理模式,其各控制手段也均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