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随着市场的多元发展与票房的节节攀升,逐渐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一些电影强国,中国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并不高。如何能更好顺应消费需求,科学运营电影产业,打造完整电影产业链成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产业进步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电影产品形成的复杂性及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电影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个人或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集聚。纵观世界电影强国,如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瑞典“FiV”、韩国“忠武路”等都是由于有效的区域集群模式,才形成了强大的经济纽带,使当地电影业得到良性循环并形成有特色的知名品牌。因此,中国电影要想实现突破式跨越,必须创新电影产业发展路径,走产业集群化道路。事实上,我国有许多影视基地、电影主题公园已初具电影产业集群的规模,但尚未形成真正的集群效应。这种结构不但破坏了电影产业的结济活力,也束缚了电影产业的有效运转。当今,基于政府对电影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电影强国产业集群模式的借鉴,中国电影业适时地探索集群发展的道路,可以从真正意义上调整电影产业结构,促进电影产业升级。本文站在战略管理的高度,立足于中国电影业的特点与发展现状,研究我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障碍,并对电影产业集群的可行性模式及发展的各类保障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我国培植和创建有鲜明特色、突出优势的电影产业集群区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本文共七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1章)详细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对象和意义、研究方法及思路框架;第二部分(2章和3章)阐述了电影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国内外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实践状况,两方面结合来分析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三部分(4章、5章和6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以迈克尔·波特集群钻石模型为依据,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特点及政府的政策规划,探索适合中国电影产业形成集群的要素、机制、可行性模式及竞争力,并在战略控制层面对中国电影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保障机制提出对策性意见和理论化参考,最后以具体案例作出说明;第四部分(7章)通过对文章的整体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并对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做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