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和组织调控Ni-Co基变形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zhang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高温合金性能需求的日益提高,传统强化方式已经很难满足新型高温合金的设计要求。利用缺陷调控合金力学性能的方法逐渐被人们关注,纳米孪晶由于其特殊的低能结构,在起强化作用的同时,高温下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热稳定性,这使得纳米孪晶结构具有了成为高温合金强化手段的潜力。因此,本研究旨在将纳米孪晶与高温合金相结合,期望利用界面调控合金性能,实现材料的持续发展。本文将依托自主研发的新型Ni-Co基变形高温合金,通过成分调控优化出具有低层错能的合金,利用不同的塑性变形手段在高温合金中引入纳米孪晶,系统研究了成分及组织调控对Ni-Co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不仅阐明了“合金成分和加工方式-纳米孪晶特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而且为纳米孪晶在高温合金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奠定科学基础。通过调控合金中Ta元素含量,研究了 Ta元素对Ni-Co基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a元素提高了γ’相体积分数,同时抑制了γ’相的粗化。另外,Ta元素还促进了合金中富Ta的MC碳化物以及η相的析出,抑制了晶界M23C6碳化物的析出和长大。与此同时,Ta元素的添加降低了合金的室温和400℃下的屈服强度,提高了合金900℃下的屈服强度,实现了合金在760℃强度和塑性的同步提升。随着Ta含量的提高,合金760℃/480 MPa下的蠕变寿命和最小蠕变速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添加2 wt%Ta元素时,合金的具有最优的力学性能。通过对合金进行725℃/630 MPa预蠕变处理,在合金中引入贯穿整个晶粒的贯穿型纳米孪晶和两端均在晶内的非贯穿型纳米孪晶。随着应变量的增加,贯穿型纳米孪晶的密度增加,片层厚度先增加随后趋于稳定。预蠕变处理有效地提高了 Ni-Co基高温合金室温和760℃的强度,但是降低合金760℃/480 MPa下的蠕变寿命。研究了孪晶界和位错之间交互作用,结果表明预蠕变处理引入的纳米孪晶界以及孪晶界附近的元素偏析对位错运动产生了阻碍作用,这是合金室温和760℃的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合金进行800℃中温压缩处理,在合金中引入高密度位错以及高密度纳米孪晶结构,纳米孪晶同样包括贯穿型和非贯穿型两种。中温压缩引入的纳米孪晶密度高达124.71 μm/μm2,平均片层厚度仅有5.82 nm。中温压缩处理可以有效提高合金的室温强度,但对合金760℃强度的影响不大。800℃退火处理后合金发生了再结晶现象,但退火后未再结晶晶粒中的纳米孪晶结构仍然存在。另外,中温压缩+1000℃退火处理实现了室温强度和塑性的同步提升,但是,缩短了合金760℃/480 MPa的蠕变寿命,其中中温压缩过程中引入的贯穿型纳米孪晶与蠕变过程中的晶界滑移相互耦合作用促进了蠕变缺陷的形成,这是导致稳态蠕变阶段缩短,蠕变寿命减少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合金进行表面机械滚压处理,在合金中制备出变形层厚度约450 μm的梯度变形结构。处理后合金变形层包括位错层、纳米孪晶层以及纳米晶层。其中纳米孪晶区域位于深度1-300 μm,随着深度的减小,孪晶片层厚度先增长随后达到饱和,饱和厚度约25 nm左右,孪晶数量也随深度减小而增加。表面机械滚压处理后Ni-Co基高温合金表面硬度达到685 HV,960℃退火后变形层表面仍具有550 HV的硬度值,均高于粗晶Ni-Co基合金的硬度(450 HV)。微观组织观察表明纳米孪晶良好的热稳定性是变形层纳米孪晶区域退火后仍具有较高硬度的主要原因。最后,尝试分析讨论了表面机械滚压处理诱导Ni-Co基高温合金γ’相室温孪生变形机理。
其他文献
589nm超窄带钠荧光激光雷达系统能够高精度探测中间层顶区域(80-105km)的钠原子数密度,大气温度和风场,对于研究该区域大气动力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目前常见的染料脉冲式窄带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由于其体积和功耗较大,操作复杂且不稳定,因此仅适合在实验室条件下部署。尽管最新的全固态超窄带脉冲钠激光雷达解决了系统全固态和运行稳定性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系统复杂且功耗大,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小型化。
稀土元素的能级结构及成键能力对开发稀土功能材料在光、电、磁等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配位作用,稀土元素可与多种生物分子实现配位,例如羟基酸、氨基酸、多肽、蛋白质以及DNA等,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高性能稀土生物杂化材料。其中,小分子手性Ω-羟基酸在化学合成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然而,由于α-羟基酸存在多种手性结构,在材料合成中展现出结构引导的化学活性差异性。因此,对α-羟基酸的手性进行高效的识
火箭发动机的喷管是极其关键的部件,选择何种材料制备喷管将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使用性能。随着国内外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开发能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超高温材料。Cf/SiC复合材料和Pt基超高温合金是制备喷管的两种重要候选材料。一方面,Cf/SiC复合材料以其密度低、比强度高和耐高温等优异性能成为候选材料之一,但由于Cf/SiC复合材料的本征脆性及加工制造复杂大尺寸结构件较为困难,其作为喷管材料
液滴的蒸发是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常见的现象,被广泛的应用于喷墨打印、喷雾冷却、材料制备、疾病检测等领域,目前广泛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也取决于液滴的蒸发过程。液滴的蒸发是典型的多物理场耦合的过程,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少数参数对于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规律,且研究结果并不统一,特别是基板上固着液滴的蒸发规律。因此,本论文以不同性质基板上的液滴蒸发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分析方法,建立液滴蒸发过程中多物理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自2009年被报道以来,在近十几年间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实验室报道的单结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PCE)由最初的3.9%发展到如今经过认证的25.7%。其中,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能量转换效率高、可忽略的滞后效应和制备成本低等优势获得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中不同界面间的电荷传输势垒和晶界处的缺陷等仍然是阻碍其性能提升的主要因素。目前提高器件性能的主要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拓扑态和拓扑材料的发现,重塑了人们对物理和材料的理解。第一性原理计算通过对拓扑材料真实体系的预言,在连接拓扑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拓扑材料中,受到全局对称性保护的拓扑表面态或者边缘态具有零质量、高迁移率、缺陷容限以及近乎无耗散等输运特性。因此,人们对拓扑材料功能性的应用探索方面越来越感兴趣,包括可用于容错拓扑量子计算的拓扑超导体的实现、自旋电子学中新一代的技术
由于空间条件的限制,埋地管道与高压输电线路或电气化铁路在许多地方并行或交叉铺设,使得埋地管道受到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干扰的风险日益增大。AC腐蚀、微生物腐蚀和应力腐蚀已成为埋地管道腐蚀失效的重要形式,并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广泛研究。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常常会忽略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针对交流电和微生物共同作用下埋地管线钢应力腐蚀行为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通过建立AC腐蚀模
高温超导体在超导态时具有零电阻性,且超导体陶瓷材料具有低导热系数。聚变堆超导磁体采用高温超导电流引线进行电力传输将显著降低其低温系统的热负荷,降低装置运行费用。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装置的100kA高温超导电流引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载流的高温超导电流引线,具有高载流、低漏热、长失冷安全时间等特性。本文介绍CFETR高温超导电流引线的优化设计与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调研国内外万安级大载流
论文评价一直是科学计量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学术论文一直以惊人的数量增长,如何有效的评估学术论文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学术评价往往在评价科研绩效以及分配学术资源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更加细致和全面的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我国科研人员的学术实力,为一些重大科研工作推荐优秀人才。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评价指标,如同行评议、影响因子和引用计数等存在许多局限性,忽视了对论文本身的关注。引用计数并不能全面而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自动化图像理解算法取得了飞速发展,并且在智能监控、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模型通常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标注数据进行强监督训练,这在实际场景中难以满足。在数量的角度上,在某些领域收集以及标注大量数据成本较高,比如珍稀动植物数据的收集、医疗图像数据的标注等。在质量的角度上,标注数据的分布不均、标注错误已经训练和测试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