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水分是维系黄土高原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子。而植被是影响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分别是黄土高原北部地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典型植物,研究两种草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异质性,有助于揭示植被-土壤水分的相互关系,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植被布局以及田间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水分是维系黄土高原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因子。而植被是影响半干旱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长芒草(Stipa bungeana Trin.)分别是黄土高原北部地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典型植物,研究两种草地土壤水分时空分布及异质性,有助于揭示植被-土壤水分的相互关系,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植被布局以及田间土壤水分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此外,研究两种典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对不同强度降雨的响应,可为优化草地管理及维持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可持续性提供依据。在陕北神木六道沟小流域选择典型苜蓿和长芒草样地,分别布设24个土壤水分观测点,采用中子仪监测剖面0~5 m土壤水分动态,分析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取得如下主要结果:(1)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小流域田块尺度长芒草和苜蓿草地0~5 m剖面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特征。两种草地土壤水分随深度增加均呈先增大,后减小,而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具有中等程度变异。垂直方向上两种草地土壤含水量及变异系数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苜蓿和长芒草地0~5 m剖面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22和0.27。总体上,苜蓿导致深层土壤水过度消耗,0.7 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长芒草地,其高耗水特性削弱了垂直方向各土层土壤水的空间变异强度。因此,苜蓿植被强化了土壤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循环,并导致深层土壤水负平衡,进而使样地尺度土壤水在水平方向的分布趋于均质化。(2)苜蓿草地各观测点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强于长芒草地,长芒草地在时间上拥有更加稳定的空间模式。0~1 m层土壤水分遵循降雨的变化模式,深层土壤往往更加稳定。苜蓿造成土壤水分持续性亏缺状态。不同观测时间下,土壤水分越相似,其空间模式越稳定。0~5 m剖面范围内,苜蓿地和长芒草地平均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65和0.74。1 m以下各土层两者之间秩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性差异(p<0.01)。深层土壤水分空间模式在时间上更稳定。土壤水分的时间稳定性受植被和土层深度的综合影响,苜蓿地各土层相对差分标准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均小于长芒草地,在个别土层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时间稳定性的测点个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多。苜蓿地各土层最佳代表测点分别为A18、A10、A10、A4和A7,长芒草地为B5、B1、B17、B12、B15。在判定最佳代表测点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判定方法,并用精度参数加以验证。(3)在大部分观测时间和土层内,土壤水分与其变异性呈显著正相关。植被和土层深度的综合影响导致土壤水分与其变异性的关系复杂化。在观测时间内土壤水分变化对降雨有较强的依赖性,但不同植被不同深度对于降雨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苜蓿地0~1.8 m土层土壤水分与降雨呈显著正相关,而长芒草地仅0~0.7m土层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小雨和中雨对于土壤水分的补充作用不明显,大雨和暴雨则显著提高了0~0.5 m土层含水量。一定强度的降雨可迅速补充表层土壤含水量,使土壤水分空间分布趋于均质化,进而削弱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当降雨强度进一步增大时,土壤水分的变异模式发生改变。降雨导致两种草地0~0.5 m各土层基台值、块金值和空间异质比升高,部分土层水分由强烈空间自相关性转变为中等程度自相关性。雨后表层土壤水分变程增大,而变异性降低。
其他文献
由于在数学经济,模糊优化,过程控制和决策论等科学领域的应用,许多学者致力于将经典测度与积分理论的结果推广到模糊环境中,得到模糊测度与积分理论相关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本文也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内容分为下面两部分:(1)把Zhou和Shi引入的一种巴拿赫空间上的实值函数关于集值测度的Pettis型弱积分概念推广到广义模糊数测度上,得到实值函数关于广义模糊数测度的Kluv(?)nek-Lew
纳米结构化的聚离子复合物(polyion compleXes,PICs)在基因传递、药物运输等方面应用潜力巨大。但具备热响应性的PICs在高温下形成的纳米形貌难以在低温下稳定。在实际应用中
探索新型的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电极材料对储能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电化学转换反应可以与锂(钠)离子实现多电子参与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利用转换反应来提高电极材料的储锂(钠)容量是发展高比能二次电池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论文拟采用微/纳分级的电极结构设计来解决转换化合物存在的动力学迟缓和循环稳定差等问题。实验采用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AHP)为模板制备具有微/纳分级的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转换化合物,考察其作
随着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网络安全态势也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加剧,而传统的网络安全防御技术却已无法有效应对,主动防御技术的研究势在必
等规聚丙烯(iPP)由于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耐热性和可加工性使其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塑料之一。通常聚合物的结构决定其性能,而iPP又是典型的多晶态结构,因此,研究iPP的晶态结
由几个到几十个铜原子组成的铜纳米簇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与荧光量子点和有机荧光染料相比,铜纳米簇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低的生物毒性。独特的光学性质
本文主要讨论几类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收敛性问题,因为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使得大多数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精确解难以求出,所以研究非线性微分方程近似解的收敛性问题不论从理论还是应用意义上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拟线性化方法是得到非线性微分方程逼近解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讨论三类右端函数为两项和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分数阶微分方程,集值微分方程,时标上的集值微分方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右端函数为8)(8)ě1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出现了集多样化体验设施于一体的住宿设施——民宿。民宿除了提供基本的住宿和餐饮外,还满足了游客对人文环境及自然风光的体验需求。具有特色建筑风格和个性化体验的民宿十分受游客欢迎,故此,民宿旅游市场开始了迅猛的发展。另外,游客入住韩屋民宿,除了可以感受韩国主题的住宅风格,还能体验韩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尤其受到外国游客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关注韩屋民宿。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先行研究
层状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类石墨烯结构且具有可与石墨烯媲美的卓越光学和电学属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新型场效应晶体管、发光二极管和光电探测器的研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这类材料的层间是由范德瓦耳斯力结合,在层数由多变少的过程中,其能带结构也会发生不同类型的转变,且由于弱范德华层间耦合,放宽了晶格匹配的要求,因此,可以设计和探索大量的异质结组合,这使得薄层半导体在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领域展现出巨大
丰富的资源储量和优异的性能使得钠电池最适合作为储能电站的基本单元,但因为自身的高工作温度和它的固体电解质β?氧化铝较高的制备难度,钠电池只得到较小的应用。钠快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