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收集了国内外蝗虫灾害发生及其研究现状的文献,并较系统的综述了蝗虫的发生生态、预测技术以及内蒙古草原蝗虫的主要种类和发生特点,从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情况和草原气候特点、草原生态环境的分布入手,分析了对草原蝗灾发生与温度、降水量、冷空气活动、高温干旱等气象因子以及大气环流特征量与草原蝗虫栖境选择、越冬、孵化出土和蝗蝻生长的关系,筛选了影响内蒙古草原蝗虫发生的气象因子和大气环流背景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草原蝗虫发生面积、发生期的气象预报模式,在次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内蒙古草原蝗虫气象预报预测服务系统”软件系统。为草原蝗虫的预测并及时指导有关部门进行防治提供了有力工具。结果表明:气候条件对内蒙古草原蝗虫生存、栖境选择和群落变化有重要影响。秋后首次寒潮或强冷空气出现的越早,对蝗卵的威胁越大;春季土壤温度和湿度二者相互影响,草原蝗虫受二者的综合作用;春末夏初蝗蝻羽化至成虫期,最低温度的越高,蝗蝻遭遇致死温度的几率越小;总体上,年平均温度偏高或冬季、春季、秋季出现高温天气对蝗虫发生有利;蝗虫发生除与年降水量有关外,与四季降水也有密切关联,尤其是秋季干旱对蝗虫发生影响更大。通过分析筛选对蝗虫生存与繁衍有明显影响的关键气象因子和大气环流特征量,分别与蝗虫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和发生期进行回归统计分析,建立蝗虫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和发生期预测模型,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