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区绿化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44150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目前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介绍和定性描述阶段,而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具体措施还很缺乏,因此作者首先对重庆、武汉等夏热冬冷地区的代表城市进行了考察.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手段获得了第一手的资料,从而分析了目前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目前普遍采用的解决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作者在学习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通过绿化来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区小气候的可能性.针对调研考察时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作者于夏季和冬季分别进行了关于植被和水体的大量实验,采集数据总计231小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区的绿化系统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法和建议.论文成果主要包括:1、如何在夏热冬冷地区利用绿化来进行城市住区的夏季降温(防辐射、降低湿度、通风)和冬季保温(利用太阳辐射,减少热散失,挡风).2、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区外部环境的绿化策略和住宅的绿化策略.包括绿化的组织模式、植被结构、物种选择、人工低度管理等.在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融汇了生态学、植物学、建筑学、园林学、景观学等多方面理论,围绕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征,以定量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对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城市住区的小气候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其他文献
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使建筑发展由传统高耗能模式转向高效绿色模式,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六
本文针对我国由于城市郊区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而产生的环城游憩带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总结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
学位
目前,我国在城市旧住房处理问题上所采取的通常是,一概推倒重建的大规模改造的"简单化"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重复西方国家走过的历史弯路.这种做法不仅已经带来了日益显著
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建设现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它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目
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工业文明,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工业历史城镇作为工业遗产的广义体现,与单体工业遗产相比更具综合性、复杂性和层次性,它们既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演
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中文摘要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英文摘要
学位
近几年来,宁波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与扩张的阶段,而转型经济的社会大背景又使得宁波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许多新问题也随之涌现。尤为突出的是,虽然近几年市政府在旧
学位
19世纪中叶开始,澳门逐步进入近代晚期的发展之中,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转型过程,这种转型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澳门城市和建筑的发展也经历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规划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变成了一个既定的城市发展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与规划师在宏观的尺度上将城市空间简化为各种抽象空间,空间的同质性压倒了源
21世纪将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新世纪,21世纪的中国更是进入了城市化的快速增长时期,面临着非常艰巨而重大的任务。而北京市作为首都,其政治经济的重要地位使得北京市的城市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