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近代晚期建筑转型研究——东南大学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合作研究项目子课题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q9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中叶开始,澳门逐步进入近代晚期的发展之中,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转型过程,这种转型表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澳门城市和建筑的发展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 澳葡政府推行新的殖民政策逐步揭开了这场变革的序幕,澳门延续了几百年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在这样背景下,澳葡政府开始了新的城市建设。殖民扩张和填海造地工程极大扩展了澳门城市面积,形成了新的城市边界,为以后大规模的建设打下了基础;随后又进行了大规模新城区开发、旧城改造、港口建设、“改良风景”等一系列工程。建筑的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面貌。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多元经济体系的建立,新增了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建筑类型;建筑风格也日趋多元化;新的建造技术和新材料的出现,又促进原有营造方式发生改变;相应的建筑管理机构也逐步完善,出台了许多相关管理制度,改变了之前自发的建设状况。 至20世纪20年代,澳门城市和建筑发展基本完成了向现代化整体转变。澳门近代城市和建筑在经历了早期平稳演进和近代晚期的蜕变,通过综合汇聚于此的各种文化,发展形成出独具魅力的多元共生的澳门文化,逐渐形成了并确立了自己独有的城市和建筑特点。
其他文献
过去三十年,在城市规划引导下,中国城市经历了全世界最轰轰烈烈的快速城市化发展。在未来,城市化率还将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学科必须面对从传统“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
城市公园与广场是城市中两种重要的开放空间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城市的发展,人们在行为及心理等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公园与广场这两种相对独立的空间形式
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空间形态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尤以外延拓展的新区建设为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类型。根据我国城市建设实践,新区建设最初一般是单一功能
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使建筑发展由传统高耗能模式转向高效绿色模式,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世界各国都需要面对的课题。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六
本文针对我国由于城市郊区的近距离旅游日益增长而产生的环城游憩带进行了分析研究。论文总结了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并以前人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环城游憩带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
学位
目前,我国在城市旧住房处理问题上所采取的通常是,一概推倒重建的大规模改造的"简单化"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重复西方国家走过的历史弯路.这种做法不仅已经带来了日益显著
大城市边缘型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城市建设现象,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质.它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具有较高的经济地位.目
工业遗产承载着城市的工业文明,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记忆。工业历史城镇作为工业遗产的广义体现,与单体工业遗产相比更具综合性、复杂性和层次性,它们既反映了工业文明的演
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中文摘要原书为手写体不加工英文摘要
学位
近几年来,宁波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与扩张的阶段,而转型经济的社会大背景又使得宁波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许多新问题也随之涌现。尤为突出的是,虽然近几年市政府在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