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属层三元一维光子晶体强吸收特性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用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它具有储存量丰富、无需运输和清洁等天然优势。太阳能已经逐渐进入通信、家用、工农业等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合理利用可以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时代,对解决社会能源需求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太阳能的捕获吸收和转换效率依然较低,是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法,将具有吸收特性的金属引入到一维光子晶体,获得了宽带高吸收的太阳光谱。进而研究将金属银引入光子晶体中,并分析了该结构对太阳光谱的吸收特性和吸收场强在光子晶体内部的分布情况。若将此结构用于太阳能吸收利用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的吸收利用效率。本文首先提出将具有吸收特性的金属层引入到一维光子晶体中,分别研究了金属层的消光系数和色散系数、太阳光入射角以及光子晶体结构的周期数这四个因素对吸收率的影响,最优结果体现在平均吸收率最高可达0.8380,当周期数超过10层时,平均吸收率大于0.6的高吸收区占整个频段的51.63%。为光子晶体的设计及其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接着,将具有吸收特性的金属银引入光子晶体中,形成含有多层金属的三元周期对称结构,并研究分析该结构对太阳光谱的吸收特性。研究了三元结构各层厚度对太阳光谱高吸收、频带范围、吸收带宽以及吸收率的影响,通过结构调整获得在724-1188nm的长波长范围内,谱宽为464nm,平均吸收率达到0.7782的高效光吸收。最后,通过对光子晶体结构中使用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场强的对比,以及对称结构和非对称结构场强的对比,得出光子晶体材料和结构中最优的场强,即吸收能量最多,进而分析将金属银引入到光子晶体结构中,形成含有多层金属的三元周期对称结构,分析该结构中吸收场强在光子晶体内部的分布情况,并通过各层厚度调节实现了吸收能量在两个介质层之间分布变换和控制条件。本文创新点有如下三点:1、将具有吸收特性的金属层引入到光子晶体结构中,研究了频段在400-1200nm长波长区的太阳光谱吸收特性。结果表明了平均吸收率超过0.5,当周期数超过10层时,吸收率超过0.6的高吸收区占据整个频段的51.63%。2、将具有吸收特性的金属银引入到一维光子晶体,并对金属银的吸收系数和色散系数对太阳光谱不同频率进行拟合,通过三元结构中各层厚度分析,获得了长波区谱宽为464nm,平均吸收率为0.7782的宽带高吸收的太阳光谱吸收。3、通过吸收能量在光子晶体内部场强分布分析,获得吸收能量分布在整个光子晶体结构中;通过调整低折射率介质氟化镁层厚度,可以控制最大能量局域在氟化镁层和硅层的分布。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变革。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商业银行经销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知识不断创新与改革,挖掘
本文对无线多热点网络(Multi-hotspot Network)中广泛存在且矛盾日益突出的多接入点接入中的切换、负载均衡等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博弈论以及网络优化等工具,提出有效的无线带
学位
SrTiO3基热电材料是一种钙钛矿结构的氧化物热电材料,具有造价低廉、良好的温度及化学稳定性、不含有毒金属元素等优点,是热电材料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除了上述优点外,S
微纳流控芯片是将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集成为一体的多功能芯片,在基因测序、生化分析和环境检测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微纳流控芯片制造面临生产成本高、制作工艺
建筑结构施工现场存在多工种作业、各类大型机械同时运转、施工环境复杂等众多安全隐患因素,从而导致施工阶段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在动态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承受的荷载多变,
随着反应扩散模型研究的深入,并为了能更好地满足实际工业领域的需求,越来越多复杂的反应扩散模型开始出现。其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刻画自然现象中物种关于空间中的定向运动问
学位
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将木质纤维素进行酶水解制备可发酵糖进而生成燃料乙醇,是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的重要途径。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给企业创新提供动力。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