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视域下的汉语习语英译策略研究——以《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为基础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ying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语作为词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与其他语言形式相比承载着更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习语,习语在形式上大多都短小精炼,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汉语文学作品中具有特殊的表现力,在中国现代散文中也不例外。然而也正是由于习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在翻译过程中成为难点,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汉语习语翻译成英语时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  以往的成语翻译策略研究主要借助于文化、语义、语用等方法与理论从社会历史、词汇语法与语言环境等方面进行归类与分析。近些年由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语言研究开始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由概念隐喻和心理空间发展而来的概念整合理论已经被应用在语言研究中探索语言表层下的认知过程。根据概念整合理论的原则,笔者结合《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的汉语成语翻译成英语的实例,将汉语习语翻译策略的使用视为一个四组心理空间相互映射的过程,并通过概念整合网络(框架网、单边网、双边网)这一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本文归纳出的六种汉语习语翻译策略都对应其中一种网络用以分析每一种策略的使用。  通过对中国现代散文选中汉语成语的收集、归类与其翻译策略的分析与讨论,可以看出意译是《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译者主要采用的成语翻译策略,并且辅之以其他策略,并且这些策略都可以利用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与解释。需要注意的是,整合过程受译者的认知水平、原文语境与目标读者理解能力的影响,因而译者在翻译策略的使用中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中国现代散文中汉语习语翻译策略为习语翻译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抢救的场所,也是一个特殊并不为人所知的场所。手术室护士承担的工作时间长、节奏紧张、机动性较大,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
文学翻译是译者所从事的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译者,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必然在自己实践活动的成果或产品中留下自身的痕迹,即译者的风格。   译者的风格,译者身份的标
期刊
学位
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各国都在发展网络,上网成为一种时尚,据不完全统计,今年Internet的用户将增至4亿,全球电子商务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篇分析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出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韩礼德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了翻译研究;豪斯的“功能一语
学位
最近,因特网上有消息传言,微软的操作系统继Windows2000以后的最新版本WindowsXP及与之配套的桌面办公工具集Office XP(已于6月1日发表)将在今年10月份上市,这将又是一个操作
在最近几年,柔性材料技术的大量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蓬勃发展,迫切要求能对柔性物体特别是布料等与人体紧密相关的柔性物体,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柔性物体本身比刚性物体更难于
河北省保定市原市委书记王昆山,从2006年7月28日就职,到2006年9月20日被免,仅仅在任54天,就因索贿卖官被“双规”。他是任期最短的市委书记。无独有偶。湖南省临武县原副县长
中文“越来越”在文章的写作中以及口语的表述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语言具有迁移性,这就使得当代中国的学生使用英文来表达“越来越”的频率增高。不管是在写英文文章,还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