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篇分析在最近几十年得到了蓬勃发展。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已经做出了大量而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韩礼德将语篇分析模式引入了翻译研究;豪斯的“功能一语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哈提姆与梅森的语境分析模式;这些语篇分析模式已经显示出很强的操作性及良好的实用性。但是这些理论也存在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任何一个学科为了自身的发展都需要吸取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语篇分析也不例外。建立在语篇语言学与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诺德提出了一种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为蓬勃发展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论文将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学者诺德提出的文本分析模式(有机地融入部分文学文体学理论)出发探讨文学作品的翻译。论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这部分首先提出研究的背景,简要分析诺德文本分析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这部分将回顾国内外学者在文本分析研究上取得的成果。第三部分是理论框架。本文的理论框架以诺德文本分析的理论原则为主,从而展开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以及相关的文学文体学理论)模式。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这里将运用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来分析《傲慢与偏见》及其中译本,讨论文本分析应用于文学作品翻译的可行性、实用性与必要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第五部分讨论如何将文本分析运用到文学翻译实践中去。第六部分是结论,这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指出本论文取得的一些成果,并提出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