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贾平凹、刘亮程乡土散文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fay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深刻的存在,乡土总是一份绕不过的素材。本论文集中对沈从文、贾平凹、刘亮程的乡土散文进行比较研究,宏观审视和微观考察相结合,通过三位作家对乡土题材的不同演绎,全面把握乡土散文在传承和发展中所形成的共性和异质,挖掘乡土散文内在的价值与魅力。本论文的引言部分,先对“乡土”一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的乡土散文研究进行整体性述评,然后,就国内学者对沈从文、贾平凹、刘亮程的相关散文研究成果及动态进行综合介绍,最后阐明自己所选研究角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第一章聚焦三位作家的作品,辨析不同创作诉求运作下的乡村形态。在回望故乡的过程中,沈从文的思绪穿梭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中,在湘西的“常态”与“变态”中忧虑;贾平凹拥抱八百里秦川厚土,立意展示民族的厚重之处,重塑中国之风,他的寻根已深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骨髓;面对城市与乡村两大情境,刘亮程患上“现代焦虑症”后选择了对城市的逃离,借着故乡的躯壳一心一意在心中打造自己的梦幻家园。第二章探讨三位作家在乡村意象和色彩上的独特选择,分析每一种意象和色彩所隐含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作用。沈从文钟爱水和绿色,贾平凹钟爱山石和黄色,刘亮程则钟爱风和黑色,这些意象和色彩都由客观外物与主体内心融合而成,具有深厚意蕴,带来特殊的艺术效果。第三章从艺术层面上来分析三位作家散文的语言特色。乡土作家的语言必然都带有地方色彩,除此之外又各具特色。沈从文的语言清新灵动,拥有雅俗共赏的品格;贾平凹将古语和白话相融合,语言简单质朴,形成一种“朴”与“拙”的味道;刘亮程用“剪刀”修剪枝叶,文字精炼隽永,常常妙语连珠,有悠长的韵味。通过三位作家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乡土散文之所以能拥有长久生命力,除了作家们怀着赤诚的情感,还离不开他们艰苦卓绝的努力,乡土散文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既保存了优秀的写作传统,又在传承中有了新的特质。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建设里给排水施工占有重要的地位,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建筑结构给排水系统带来直接的影响。给排水施工需要注重好施工管理,把握好给排水施工质量。对于给排水
在各国课程改革中都要求对数学内容作出调整,保持数学的与时俱进性。而我国的课程改革除了对数学内容作出调整的同时,对教学模式、学生地位也作出了相应改变。对于这些变化,
大学生创业政策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从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功能性和效用角度出发,综合分析福建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政策、创业促进政策、创业融资政策和创业环境
在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度量投资风险一直是金融研究的核心问题。通过风险研究,一方面要了解公司财务决策或投资决策中应考虑的风险是什么,以及承担这种
国家形象反映了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体评价,也反映了他国国民对该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思想等方面的综合印象。国家形象能够较为全面
气候变化已经延伸出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命题。低碳经济因其所赋予的重要政治意义及其特殊的技术经济属性,而受到学术界与决策者们的普遍关注。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复杂性决定
从2004到2012年的9年间,中央每年出台的“一号文件”都将农业问题列为主题。农业的核心问题是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有效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增加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的保障
绘画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表现在艺术作品的形式观念上,还表现在构成作品的材料媒介上。在各种各样的展览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用某一传统的习惯名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始终是制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始终是影响经济社会
<正>祭火是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地方秋季祭火,在婚礼上还要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