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内时间意识中的滞留问题 ——从《内时间意识现象学》到《贝尔瑙手稿》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unde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胡塞尔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到后期发生现象学的转向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滞留”概念在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中的前后变化,尝试对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意识理论的解构做出回应,进而把握胡塞尔由早期的静态现象学到发生现象学的转变线索。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时间意识研究与滞留的理论意义”开门见山交代本文的主旨,首先表明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理论与传统的两种时间观的区别,并对胡塞尔时间问题研究的三个时期进行交代,以更好地把握其理论背景。其次对于时间意识领域的特性,即纯粹性、本源性以及相即性进行分析,以把握时间意识作为最终构造的本原地位。最后,分析在时间意识研究中滞留所处的位置变化与其研究背景的相关性,这一变化表明了胡塞尔由早期静态现象学到后期发生学考察的转变。第二部分“滞留概念的相关说明”,首先交代胡塞尔“滞留”概念与布伦塔诺“原初联想”的关系,其次依照图表梳理说明由“滞留”、“原印象”以及“前摄”三部分组成的时间意识结构,再者,对作为第一性的“滞留”与第二性的“再回忆”之间做出区分,最后,以德里达对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的解构为对刊,表明德里达通过“滞留”以解构“原印象”的本源地位的理论操作,以及其混淆“滞留”与“再回忆”的根本差异的做法,进而为本文对德里达的回应埋下伏笔。第三部分“绝对河流与滞留的双重意向性”主要说明在把握“绝对河流”的问题上,胡塞尔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依赖于“立义”的分析模式考察最终将导致“无限后退”的困境。首先表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理论的三个不同的构造阶段,也即“客观时间”、“内在时间”以及“最终构造着的绝对河流”,其中前两个阶段最终都根源于“绝对河流”,而我们要如何把握这一绝对河流呢?接着,在《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中胡塞尔依据滞留的横纵意向性对其加以说明,并将其归结为纵意向性的成就,但是却仍然只是注重考察“过去”的一面。最后,通过分析绝对河流,我们可以看到胡塞尔“纯粹自我”的出场,而对纯粹自我的接受也是胡塞尔在《贝尔瑙手稿》中考察原进程的必要前提,为下文胡塞尔考察原进程埋下伏笔。第四部分“《贝尔瑙手稿》中对原进程的讨论”考察胡塞尔在把握绝对河流的问题上在《贝尔瑙手稿》中所做的新的尝试。首先,胡塞尔以“原进程”取代原先的“原印象”概念,并对时间意识结构本身做出了更加动态的分析说明,表明了“滞留”与“前摄”的相互作用对“原进程”的影响。其次,在对原进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胡塞尔区分了自我的时间性与原素的时间性,当原素尚未进入自我的时间性构造中,其仍然被自我的时间意向所涵摄,而这也反证了德里达对胡塞尔时间意识理论的解构的片面性与外在性。最后,通过上述分析,总结把握在对绝对河流的考察中,滞留的前后变化所隐含的胡塞尔由静态现象学转向发生现象学的线索。
其他文献
全文以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国际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试图从多边、区域和国家实践三方面探讨应对难民大规模流动的挑战与出路。本文除导论和结语部分,核心内容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同时提出了论文的研究主题,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述评,最后对研究方法和难点作出说明。第一章为基本概念的阐释和问题的提出。首先,对有关难民的基本概念从国际法上进行了界定,并对与难民容易引起混同的移
具有广泛适用性和高效可靠性的绿色可再生能源--锂离子储能器件是解决全球变暖和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伴随着锂离子电池在机器人、电动汽车和储能领域等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寿命正极材料的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因此,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具有高比容量、安全、环境友好和低成本的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x Li2Mn O3·(1-x)Li MO2(M=Cr、Mn、
随着机器人技术与市场的发展,机器人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电子消费品之一,与之相关的交互设计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机器人语音交互领域,由于语音交互与传统的图形界面交互有较大差异,难以完全运用视觉设计原则进行用户体验评价。有关机器人语音交互的设计方法与相关设计评价方法亟待建立。利用认知负荷理论,本文提出了一种兼具主观测量和生理数据验证的机器人语音交互设计评价方案。首先,本文定义了机器人语音交互研究的基本概念。在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当今的世界依然存在各种暴力与冲突,尽管引发这些暴力与冲突的原因不尽相同,但不得不说,民族问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民族关系也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放眼世界,中东地区、巴尔干地区、克什米尔地区历来都是学者们考察民族关系的重点区域,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南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关系已成为影响地区局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值得关注
现代社会是一个财富创造与风险生产系统相伴的社会,在物质丰富、经济繁荣的外表下始终潜藏着或大或小的安全隐患,这要求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必须随时保持高度的注意和谨慎,以防止危险转变成现实。近些年来,我国各类大型严重事故时有发生,矿山生产、食品药品生产、建筑领域、港口仓库危险物品储存、企业化工生产等方面都有过非常“典型”的事件发生。这些事故乍看之下要么由直接行为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要么由自然事件引发,但在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各类法律关系日趋复杂化,同一商事活动可能涉及若干当事人,当多方交易活动产生争议,可能会涉及成千上万当事人的利益。近年来,以多方多合同为显著特征的各种群体性争议开始大量涌现,不仅包括由众多平行存在的当事人基于同一事实与另一方单一当事人或当事人群体构成的平行争议,也包括由数个相互产生连锁关系的纠纷构成的连锁争议,给传统的双边争议解决机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妥善解决群体性争议,一些国
大都市圈地区集聚着密集的人口、产业和经济,具有社会治理复杂、生产要素城乡联动紧密等特征,其乡村发展亦不同于一般地区的乡村,具有独特的演进规律和振兴策略。在当前我国都市圈战略的背景下,对此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从“城市生产要素流动”、“城市需求变化”、“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产业扩散”四个方面探讨了大都市圈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分析了大都市圈地区
确山民歌作为确山县文化的一部分,它包含了确山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信息。研究确山文化一定不能缺少确山民歌,确山民歌是经过多年的沉淀之后留存下来的,这些民歌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本文将以确山民歌为研究对象,站在声乐演唱者的角度,通过田野调查法、学者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实践法等研究方法对确山民歌进行剖析研究。笔者首先从确山民歌产生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着手,分析确山这个地区怎么产生的民歌,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极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深刻的安全变化并形成了复杂的安全影响。一方面,北极出现史上最高温、海冰面积急剧减少并触及纪录低点、陆地和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遭到显著改变等,极大地影响了北极的自然安全与发展安全。另一方面,人类出于科技、经济、政治乃至军事目的,开展北极考察、开通北极航线、开发北极能源等活动急剧增加,充斥着复杂的利益诉求和实力博弈,可能酝酿新的北极地区安全与辐射安全影响的风险。在
预算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对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防范公司经营风险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管理指标的编制、预算管理执行过程的控制以及预算管理执行效果的评价,是一个以战略目标为指导,旨在优化公司资源配置、调控公司经营活动的闭环管理手段。世界上很多跨国企业都早已建立了体系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近年来我国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建立预算管理体系,特别是中央企业。我国政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