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基于需要层次理论

来源 :闽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是追寻需要满足的过程。新课标理念提倡“以生为本”,要求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采用合理的激励手段和方法,激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专家学者和许多教师的认同,教育中使用激励机制或手段也得到重视。如何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寻求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已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灵活地应用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利于转化“学困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本课题试图通过深入一线进行课堂观察,以量化的形式展示出教学的现状,了解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需要,观察一线教师已有的激励机制及实施情况等。分析总结学生需要,初步构建基于学生需要的化学教学激励机制。  本研究在梳理与总结他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进行了下述研究:①简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②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激励机制等概念的界定以及文献综述。③实证研究,通过课堂观察总结学生需要以及教师常用的激励方法,再辅以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系统总结现有的激励机制。构建激励机制,并在实验班级实施,实施过程继续课堂观察,及时发现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机制进行调整,最后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科学性的激励机制。④是针对激励机制中的核心元素激励方法和激励原则的详细介绍,以及激励机制的应用实例。⑤是对本研究的总结以及展望。  实证研究表明,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的化学成绩有显著差异,将激励机制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有利于: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深层次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③教师因需利导,提高课堂效率;④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师完善教学过程。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衡量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结合新课程标准实施半年来的实际教学,从学习动机的养成,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实践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 动机 学习策略 实践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帮助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成了教育的一个必然趋势。如果学生不能学会自主学习,只是被动地等待知识的灌输,那么他终将
介绍了新开发的多产低碳烯烃高堆积密度催化剂RAG 7的特征。该催化剂采用经改性的高岭土制备的半合成载体 ,用金属氧化物改性的超稳分子筛做活性组份。不仅具有较强的重油裂
2006年5月,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联合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并在随后推广至全国22个省市以及自治区,成为近年来国家扶持农村教育政策中颇具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