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重庆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国家林业局重庆缙云山森林生态站长期监测数据和缙云山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结合野外样地调查试验,提出了一个适合缙云山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不同林分类型以及缙云山整体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等7个方面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作了定量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从群落类型总体来看,针阔混交林群落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常绿阔叶林群落其次,竹林群落涵养水源能力最差。不同林分类型涵养水源能力存在较大差异,9种林分类型涵养水源能力比较,马尾松阔叶林涵养水源能力最强,为885.26 t/hm2a毛竹纯林涵养水源能力最差,为325.82 t/hm2a。9种林分类型中,栲树林固土能力最强(276.14 t/hm2a),杉木阔叶林固土能力最差(225.07 t/hm2a)。不同林分土壤中有机质、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含量不同,各林分类型保肥的价值也不同。栲树林单位面积保肥价值最大,为34819.45元/hm2a。(2)9种林分类型植被固碳量和土壤固碳量都存在较大差异,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一致性的规律。林分释氧量及其价值之间大小关系与植被固碳量大小关系一致。就群落类型来看,常绿阔叶林植被积累营养物质能力最强,其次是竹林,针阔混交林最差。不同林分类型植被积累营养物质能力不同。毛竹纯林植被积累氮的能力最强,植被对磷的积累量相对较少,四川大头茶林植被积累磷的能力最强,栲树林植被对钾的积累量最大。(3)竹林群落提供负氧离子能力最强,常绿阔叶林提供负氧离子能力最差。针阔混交林平均单位面积吸收SO2的量为338.18 kg/hm2a;常绿阔叶林为112.24kg/hm2a;竹林为239.89 kg/hm2a。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丰富,9种林分类型共计48科64属75个植物种。9种林分类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00;各林分类型单位面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价值均在10000元/hm2a以上。(4)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4种群落类型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0.99亿元/a,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4.46万元/hm2a。七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中,森林游憩功能价值最大,为2.82亿元/a;净化大气功能价值最小,为0.04亿元/a。4种群落类型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森林游憩价值功能除外)中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灌木林服务功能价值接近,分别为11.21万元/hm2a、11.07万元/hm2a和10.84万元/hm2a;竹林服务功能价值最低,为6.98万元/hm2a。缙云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为当地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