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厂剩余活性污泥的水解酸化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s_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含油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相应的,炼厂剩余活性污泥的产量逐年上涨。炼厂剩余活性污泥成分十分复杂,除了含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外,还有许多石油类物质、苯系物和重金属等,可生化性能差、生物毒性强。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炼厂剩余活性污泥已成为目前环境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两相厌氧消化由水解酸化和产甲烷两个阶段构成,与传统单相厌氧消化相比,稳定性高、停留时间短、甲烷产量高。由于炼厂剩余活性污泥中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物及石油类物质水解酸化过程较为缓慢,所以水解酸化阶段被认为是整个厌氧消化过程的限速阶段。本论文采用CSTR反应器,在55±1℃条件下,通过改变SRT及pH值,同时引入特征污染物,研究了在不同水解酸化条件下,炼厂剩余活性污泥的产酸性能、水解性能、产气性能及污泥减量化效果,确定了炼厂剩余活性污泥最优水解酸化产酸条件及最优水解酸化产氢条件。由于炼厂剩余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的石油类物质,本论文还对水解酸化前后污泥中油含量及其有机组成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不同条件下微生物群落进行分析,从微生物角度对炼厂剩余活性污泥的水解酸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pH值为5.5、SRT为2d时,反应器内产气量最大,在0.425L/L·d左右,产气中氢含量在80%以上。pH值为5.0、SRT为8d时,水解性能和污泥减量化效果最优,且VFAs产量最大,在1056.95mg/L左右。对初始、产氢最优、产酸最优条件下污泥样品的油含量及石油类有机组成分析发现,水解酸化过程中,炼厂剩余活性污泥中的石油类物质被不同程度的降解,烷烃类是相对容易被利用的组分,在产酸最优条件下,污泥中65%以上的石油类物质被降解。部分特征污染物参与到水解酸化反应中,其中1-苯基萘要比二十一烷更容易被水解酸化菌利用。Fervidobacterium、Coprothermobacter、Exilispira、Blvii28和Tepidiphilus为水解酸化产氢的优势菌群;Coprothermobacter、Fervidobacterium、Caldisericum和Tepidiphilus为水解酸化产酸的优势菌群。Coprothermobacter、Fervidobacterium、Caldisericum与Tepidiphilus对炼厂剩余活性污泥中石油类物质起主要降解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YAG:Ce3+黄色荧光粉的使用量也逐年增加,为了满足LED灯的发光效率,对于荧光粉的荧光转换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筛选适合LED封装需求的YAG:
众所周知,越来越严重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另一方面,CO2在本质上是一种有价值的碳资源,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和燃料。由于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并且是生
硅酸铋晶体(Bi4Si3O12,BSO)是一种快计时重闪烁晶体,其衰减时间短,辐照硬度高,在可见光区域透过率高。同时,BSO晶体作为一种多功能晶体,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和物理化学性能和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以数学建模为工具来研究..生物数学和生态学中的复杂问题,使得人们对.生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有.了更全面,更深
SiC陶瓷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的飞跃式发展对SiC陶瓷零件的加工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从优化砂轮地
计算流体力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得到快速发展,主要手段为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去求解描述流体运动规律的数学方程,根据模拟的数值结果去探究流体运动的一些物理特性.有限差
选择纳米级的HZSM-5分子筛作为改性研究对象,对其进行NaOH溶液改性、Mg改性、复合改性(NaOH溶液改性加Mg改性)、P改性处理。将不同方式改性后得到的分子筛催化剂用于催化生物乙
水力压裂过程中采用100%液化石油气(LPG)具有压裂液返排率高,增产效果明显以及有效裂缝长的优点。LPG凝胶可以实现有效裂缝的产生和支撑剂的运移。与传统压裂相比,LPG压裂作
我国部分开发较早的油田陆续进入超高含水开发期,综合含水率达到90%以上,伴随而来的单井产液量高、含水率高、矿化度高,以及不同区块水质不配伍等问题,使得超高含水集输管道
Fe-N化合物作为一种典型的磁性材料,它具有极其丰富的磁学性能,比如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耐磨性、抗腐蚀性等。Fe-N化合物是根据它们的氮原子含量来划分的,几种常见的Fe-N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