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建设中关注的重点,目前绝大多数的农村还处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农户融资具有额度小、管理难度大、违约风险高等特点,这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排斥服务农村经济,农村金融资源的供给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户融资困境一直困扰着农民和管理者。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互联性贷款契约作为一种有效的契约安排,不仅有效缓解农户的贷款难问题,还解决企业生产原材料的缺乏问题,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互联性贷款契约将农业企业或者商人与农户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双边依赖的整体,能减少农户违约风险,让农户自我履约,保证农村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那么互联性贷款契约如何约束农户的行为,如何实现自我履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资产专用性、声誉效应作为不完全契约实现自我履约的关键因素,其对互联性贷款契约的自我履约的内在影响是什么,这将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理论模型逻辑演绎互联性贷款契约的内在机理,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验证理论假说。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声誉效应与互联性贷款契约的自我履约是正向关系,说明声誉效应越强,互联性贷款契约的自我履约效果越强。第二,资产专用性越强,声誉效应越强,互联性贷款契约的自我履约效果越强。本文将资产专用性分为指定性专用资产(农业企业向农户输入的技术、服务等)、交易性专用资产(品牌、销售渠道等)、物质性专用资产(农户投入的固定资产、土地等)。本研究表明,指定性专用资产、交易性专用资产、物质性专用资产投入越多,农户对企业的依赖性越强,当农户违约时,其损失的声誉资本是巨大的,作为理性的农户更会选择履约。第三,不同类型的资产专用性的投入产生的声誉效应不同,对互联性贷款契约的影响效果也不同。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指定性专用资产对声誉效应的影响最大,进而对互联性贷款自我履约的效果最大;交易性专用资产则次之;而物质性专用性资产对声誉效应的影响最小,进而对互联性贷款契约的影响效果最小。第四,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属性越强,声誉效应越强,互联性贷款契约自我履约效果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