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延安北洛河流域蝶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从区系、种-多度分布模型、多样性指数和聚类等几方面对该地区的蝶类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如下:1.本次共采集到蝶类标本4056只,隶属于6科54属75种,其中凤蝶科Papilionidae 2属3种,粉蝶科Pierdae 7属10种,眼蝶科Satyridae 10属13种,蛱蝶科Nymphalidae 15属25种,灰蝶科Lycaenidae 11属15种,弄蝶科Hesperiidae 8属9种;确定其中34种为单属种,5种为陕西省新记录。2.本区蝶类分布极不均匀。古北界蝶类36种,占总数的48.0%;东洋界蝶类4种,占总数的5.3%;广布种35种,占总数的46.7%。菜粉蝶Pieris rapae、斑缘豆粉蝶Colias erate和多眼灰蝶Polyommatus eros为本区蝶类优势种,占总数的42.0%。3.不同月份蝶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H为7月﹥8月﹥9月﹥5月;R、PIE和E变化趋势与H一致;Dm反映的是物种的集中程度,其变化趋势为5月﹥9月﹥8月﹥7月,与H变化趋势相反。不同地点蝶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H为富县﹥洛川﹥甘泉﹥志丹﹥黄陵﹥吴起;R和PIE变化趋势与H一致;E变化趋势为洛川﹥富县﹥甘泉﹥志丹﹥黄陵﹥吴起;Dm变化趋势与H相反,为吴起﹥黄陵﹥志丹﹥甘泉﹥洛川﹥富县。不同生境蝶类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势是H为林地﹥草地﹥河滩道路﹥农田;E和PIE变化趋势与H一致;R变化趋势为草地﹥河滩道路﹥林地﹥农田;Dm变化趋势与H相反,为农田﹥河滩道路﹥草地﹥林地。4.各月份、地点和生境的种-多度基本上都服从Preston对数正态分布。这是期望出现在绝大多数群落中的一种统计分布,它反映了蝶类群落结构组成和多个物种共存于群落中的原则,即群落中富集种和稀有种都较少,处于中间状态的物种却比较多。5.不同月份的聚类结果显示: 8月和9月相似性最高,7月和8月相似性也较高;不同地点的聚类结果显示:洛川和黄陵相似性最高,吴起和志丹也较为相似,富县则靠近洛川和黄陵;不同生境的聚类结果显示:草地和河滩道路相似性最高,其它相似性则较低。6.对不同地点的气候状况和蝶类群落的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点气候因素和蝶类群落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达到94.459%和100.000%,占取了绝大多数的信息量,可以代表整个气候和群落的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非常理想。7.对气候因素和蝶类群落进行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蝶类分布相关的气候因素有极端最高气温、5至9月最高降水量、5至9月最低降水量、≥10℃积温和无霜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