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背景下西部地区财政体制改革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jys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始于浙江。自2002年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意见》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开始大力推广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005年6月,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县乡财政的管理方式,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推进‘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级,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国家第十一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要“理顺省级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到“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009年2月,国务院公布的《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推进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将粮食、油料、棉花和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2009年7月,财政部印发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的财政体制改革。省直管县改革是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为目的的财政体制、行政体制改革,更是壮大县域经济要有新举措的需要。中央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把县培育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通过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来吸纳农村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最终目的是把政府层级改革为三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降低政府的运营成本。目前我国27个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的省、直辖市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上同东中部地区有一定的差距,因而如何将东中部地区的经验同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探索适合西部地区的发展模式,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实力发展成为本文研究的关键。本文在对以前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东中部地区的省份与西部地区省份之间存在的差异和共性,并以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为案例,分析其在改革动因、改革对象选择、渐进式手段等方面的特点,同时结合浙江、河南、湖北三省在省直管县改革试点中积累的经验,为西部地区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提出建议。整篇文章由前言和正文两部分构成,共分为五个章节:前言,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以及论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动态、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第一章“省直管县”改革要义。阐述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因在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城乡互动程度已达到相当规模的今天,“市管县”体制的作用更多的表现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束缚而非带动;在介绍了“市管县”体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市管县”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县争利严重、降低了行政效率,增加了行政成本、小马拉大车现象凸显、省以下政府财权、事权划分不清这四个方面;本章最后进一步介绍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践中的主要模式。分别对浙江、河南、湖北三省的经济概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同时分析了三省各自在“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试点中对改革对象、改革途径选择的差异。此外,本章还重点介绍了四川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践,深入分析了四川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因、内容、现状和特点。第三章东、中、西部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难点的共性与差异。本章首先对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以第二章对四个中、东、西部地区的试点省份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从行政区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并对不同地区在“省直管县”改革试点过程中已经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与共性。其次,归纳了东、中部各试点省份改革共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扩权过程中存在权力打折现象;二是“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仅仅改变了财政管理关系,而不触及组织人事体制改革,出现多头管理现象;第三则是垂直管理部门在扩权政策中定位模糊。以四川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财政体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较,由于西部地区独有的地貌特征、落后的科技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观念,在西部地区全面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第一,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实力偏弱;第二,省级财政管理半径过大,县域经济体差异过大;第三,相关配套改革仍不完善;第四,扩权县的行政运行成本有所增加;第五,县级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第四章西部地区全面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本章在对东、中、西部地区“省直管县”改革难点的共性与差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对如何建立起符合西部地区自身特点的“省直管县”模式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正确认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2、对县进行分类管理、统筹规划;3、促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4、推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5、完善公共服务绩效考核体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探讨背侧单切口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02—2013-02诊治的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36例,随机分成背侧单切口组及背侧双侧切口
为了探索大米凝胶特性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建立大米凝胶特性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以籼米和粳米为原料,探索并优化确定了制备大米凝胶的工艺条件,对质构仪TPA模式下大米凝胶特性测
在电信应用的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固态半导体光源、低损耗光纤以及探测器的研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使得以萨克奈克效应为理论基础的光纤陀螺有了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光纤陀螺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
报纸
该文从历史调研和三维测绘两个方面,介绍了南满洲工业专门学校保护工程的前期调研工作。首先通过文档资料调研、现场踏勘等方法完成历史调研,了解历史建筑的建造年代、建筑风
本课题采用干法生产工艺制作米粉,通过配粉改善米粉的品质,并对米粉的质构指标和感官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确立评价米粉品质的方法。通过对米粉干燥工艺的研究,将米粉在不同的
目的通过对我市社区精神病患者对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现况调查,深入了解社区精神病患者对药学服务工作的需求,为制订切实、可行的面向社区精神病患者的全程化药学服务提供参考。方
本研究力图在考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职业发展自我效能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高职生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发展自我效能对个体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以及验证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下,其背后那只无形的、不可预见的推手--金融经济正起着正向而积极的作用。当前在金融领域里一支惠及广众的金融产品---小额信贷业务在拉动经
近年来,由于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的枯竭和全球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逐年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使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核能作为一种低成本,容量大的环保能源,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