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经济学家舒尔茨因其著作《小的是美好的》而闻名遐迩,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日益证明了他的远见。尽管人们总是热衷于将目光倾注在那些具有影响力的行业巨头身上,急切地追随其企业理念和管理做法,但人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这些企业曾经是中小企业。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不仅日益以其灵活和高效,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事实上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中小企业是一国经济中最具有活力的部门。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启动民间投资、扩大就业、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中小企业的成长却依旧困难重重:资金、人才、管理等等,无一不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障碍,其中资金不足首当其冲。虽然,《中小企业法》实施三年来,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据一项调查表明,我国36.01%的中小企业认为自己没有稳定的融资渠道,只有6.19%的企业认为自己现行的融资方式非常好,根据上海2700户中小企业调查,有融资困难的企业占68%,有47%的停产企业是由于资金紧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效率分析入手,通过对问题现状、成因的探究,国际经验的借鉴,探讨构建有效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概括的讲,主要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及其效率做了必要的介绍和比较评述。企业的融资渠道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二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废。但考虑到中小企业融资所具有的风险相对较高、缺乏足够的经营信息等缺陷、以及中小企业融资中普遍存在的长期性资金来源缺乏的“麦克米伦缺口”,更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直接融资。直接融资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筛选和监督机制,即达标机制、筹资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社会监督机制和企业家培育与规范机制,使其有更强的导向性和针对性。直接融资还可促进中小企业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