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膨胀法肺复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功能的影响

来源 :川北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xhshh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控制性膨胀法肺复张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力学及氧合功能的影响,以及比较不同压力对肺复张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ASA Ⅰ级或Ⅱ级,年龄18~60岁,BMI 18.5~25kg/m2,随机分为四组(n=20):对照组(R0)、试验组1(R1)、试验组2(R2)、试验组3(R3)。四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诱导采用丙泊酚1.5~2mg/kg,舒芬太尼0.4μg/kg,罗库溴铵0.6mg/kg,完成插管;切皮前3min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罗库溴铵0.2mg/kg;术中以七氟烷维持麻醉深度,BIS值40~60,根据术中情况追加舒芬太尼、罗库溴铵。呼吸参数设置均为:潮气量(Tidal volume,VT)8ml/kg,初始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14次/分,术中通过调节呼吸频率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cmH20,吸呼比(Inspiration and expiration ratio,I:E)1:2,术中氧流量 2L/min,氧浓度 100%。对照组(R0组):不进行肺复张;试验组:在患者气腹结束及体位恢复1min后进行肺复张,其中肺复张压力分别是R1组30cmH2O、R2组35cmH2O、R3组40cmH2O,持续时间均为15s。在术前入室时(T0)、气管插管后5min(T1)、气腹结束体位恢复后1min(T2)、肺复张时(T3)、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5min(T4)、拔管后15min(T5)五个时间点进行观察监测。记录指标包括:指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血 PH 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气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计算指标: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difference,P(A-a)O2)。结果:1.四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生命体征变化:组间比较:四组患者指脉氧饱和度(SpO2)及心率(HR)在各个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R1)、实验组2(R2)、实验组3(R3)的平均动脉压(MAP)在肺复张时(T3)时明显低于对照组(R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在其余时间点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四组患者SpO2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腹结束体位恢复后1min(T2)时比较,T3时四组的HR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3相比,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5min(T4)时R1、R2、R3组的HR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组的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比较,T3时R1、R2、R3组的MAP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组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3相比,T4时R1、R2、R3组的MAP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组的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呼吸力学变化:组间比较:R1、R2、R3组的气道峰压(Ppeak)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在T4时分别明显低于和高于R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在其余时间点Ppeak和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气管插管后5min(T1)比较,T2时四组的Ppeak均明显增加,Cdyn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比较,T4时R1、R2、R3组的Ppeak均明显降低,Cdyn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组的Ppeak和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比较,T4时R0组的Ppeak明显增加,Cdyn明显降低,R1组的Cdyn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组的Ppeak和R2、R3组的Ppeak、Cdy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氧合功能变化:组间比较:在T4时,R1、R2、R3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氧合指数(OI)明显高于R0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明显低于R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间在其余时间点PaO2、OI、P(A-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术前入室时(T0)比较,拔管后15min(T5)时R0组的PaO2和O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1、R2、R3组的PaO2和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比较,T4时R1、R2、R3组的PaO2和OI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组的PaO2和O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比较,T4时R1、R2组的P(A-a)O2均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R3组的P(A-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变化:组间比较:四组间的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在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与T0比较,T2、T4、T5时四组的PH均明显降低,T2、T5时四组的PaCO2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四组的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2比较,T4时R1、R2、R3组的PH均明显增加,四组的PaCO2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0组的P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四组患者气腹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气腹结束及体位恢复后采用控制性膨胀法进行肺复张,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合功能;但在肺复张压力在30~40cmH2O时呼吸力学和氧合功能无变化,因此建议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控制性膨胀法进行肺复张选择30cmH2O的压力。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miR-409-3p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和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徙能力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09-3p在人瘢痕疙瘩组织及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与人正常皮肤组织及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量。(2)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miR-409-3p mimic组和miR-409-3p NC组
学位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IL-8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 93 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纳入实验者共80例。同时收集这部分患者的石蜡标本制作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染
学位
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结合基础实验来评价自体脂肪ECM/SVF成分联合皮肤牵张器对糖尿病相关难愈性创面治疗的效果,比较自体脂肪ECM/SVF成分联合皮肤牵张器、单纯使用自体脂肪ECM/SVF成分、藻酸盐湿性敷料换药对糖尿病相关难愈性创面治疗的效果,并探讨自体脂肪ECM/SVF成分联合皮肤牵张器影响糖尿病相关难愈性创面愈合的相关机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相关难愈性创面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方
学位
目的:探讨皮下改良超减张缝合联合皮肤减张技术(封闭式负压安置、拉合胶布应用)的持续双重减张方案对于减少股前外侧皮瓣供区术后瘢痕的影响方法:分析从2017年10月到2021年3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切取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关闭的60例临床资料。其中2017年10月到2019年05月有23例(传统方案组),2019年06月到2021年3月有37例(双重减张方案组)。根据纳入标准,随机选择其中各12
学位
目的:探究青少年儿童眼部生物学参数的分布,并探讨其与年龄、性别、屈光状态等参数的关系,同时进一步探讨体格发育在近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选取从2020年3月~2020年10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行屈光检查的304例(608眼)3岁~18岁青少年儿童,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700)获得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角膜屈光力
学位
目的:老年患者循环系统代偿能力降低,易出现诱导后低血压。高血压时由于动脉硬化、动脉血管顺应性及弹性降低导致患者对血压波动的调节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诱导后低血压。围术期低血压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本试验拟通过超声测量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和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Vpeak-CA),评估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高血压患者86例,年龄65~75岁,ASA
学位
目的:探讨儿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年龄亚组对气腹刺激时抑制50%患儿交感肾上腺素能反应的七氟烷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 of sevoflurane for blocking adrenergic response,MACBAR)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腹腔镜疝气修补术、ASA Ⅰ-Ⅱ级的2-12岁儿童患者预计54例,按年龄分为N1组(2~3岁)、N
学位
目的:老年患者心肌收缩力减弱和顺应性下降,心血管系统代偿能力降低,全麻诱导后易发生低血压。围术期低血压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本试验拟用超声测量老年手术患者的颈动脉校正血流时间(FTc)和颈动脉峰值流速变异率(△Vpeak-CA),探讨其对此类患者发生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08例,年龄65~75岁,ASA Ⅰ~Ⅱ级,体重指数(BMI)18~30kg/m2。记录患者麻
学位
目的:1.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术期肺不张的发生率;2.评价肺部超声指导下肺复张策略对行LC病人术后肺不张的影响。方法:选择60名符合实验标准的患者,使用区组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全部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入两组(肺复张组(LUG-RM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对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实施一致的麻醉方案,术中设置相同的呼
学位
目的:评价波前像差优化、角膜地形图引导和Q值引导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矫正高中低度近视及散光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屈光不正患者,以不同的手术方案将患者分为A、B、C组:其中A组行波前像差优化FS-L ASIK手术,25例49眼,再根据屈光度分为低度近视组(8例15眼)、中度近视组(9例18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