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监管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私募股权基金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工具。近些年来,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迅速,已成为亚洲最活跃的私募股权市场。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监管,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借鉴境外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监管经验,完善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法律监管制度,已经成为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  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  第一章分析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涵三个方面的内容:私募股权基金的基本概念,包括私募股权基金的含义、特征和类型以及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模式;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一般理论,主要探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含义、目标和原则;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私募股权基金监管的理论依据,并分析其监管的限度。本章的内容为下文的深入分析做好理论铺垫。  第二章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体制。本章考察了典型国家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体制,并指出其借鉴意义;探讨了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制的主要模式;结合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制的现状,分析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监管体制的应然选择。本文认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应从以政府监管为主逐步过渡到以自律监管为主,从机构监管走向功能监管,实行一家牵头监管下的多头监管。在政府监管权的配置上,我国应以证监会为牵头监管机构,并按照功能监管原则分配各监管机构的监管权限。  第三章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准入监管。本章重点选取了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的准入监管、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的准入监管和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监管三个问题展开论述。我国应借鉴境外成熟私募股权市场投资者的准入监管经验,从投资者的人数和资格限制上构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准入监管制度。我国应借鉴境外成熟私募股权市场基金管理人的准入监管经验,对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的准入资格进行限制,要求进入私募股权市场的基金管理人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和资格。我国应采取注册(豁免)制和备案制双重监管模式:要求管理资产达到一定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必须向证券监管部门注册并接受监管,管理资产没有达到一定规模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可以享受注册豁免;符合一定条件的私募股权基金及其管理人可以自愿决定是否向产业主管部门备案,备案的私募股权基金及其管理人可以享受政策优惠,但同时必须遵守相应的监管规定。  第四章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的市场运作监管。本章重点选取了市场运作中的利益冲突监管和风险监管两个问题展开论述。私募股权基金运作中存在着诸多利益冲突,违背了基金管理人对基金投资者所负的信赖义务。我国应从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两个方面来加强私募股权基金利益冲突的监管。在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监管方面,应重点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我国应通过限制私募股权基金的杠杆比率、限制商业银行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规范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行为、完善私募股权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完善私募股权基金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来防范私募股权基金的风险。  第五章研究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监管。本章重点关注上市退出监管和并购退出监管。上市退出监管应重点关注私募股权基金突击入股的监管、代持股份的监管、锁定期的监管、外资私募股权基金上市退出的监管。并购退出监管应重点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并购退出中的反垄断审查和外资并购退出的产业准入管制、国家安全审查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国在动荡国家中的利益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走出去不断的加深,中国的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与国际社会的经济依
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常常可以看到多种冲突管理和冲突解决的努力。在国际关系研究中,“冲突管理”(conflict management)和“冲突解决”(conflictresolution)是热点领域。在众多
在西方大多数国家侦查人员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我国,侦查人员几乎都不出庭作证证,这明显是与世界的法治不相适应。伴随法治国家的逐步建立,要求侦查人员以证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理想和最高目标,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实践的具体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向共产主义社会直接过渡的历史
回顾知识产权法发展历程,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推动作者权利扩张的同时,也促使社会公众自由获取信息的需求增大。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出现,使作品能够被简便、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
当今世界,全球范围内各种危机此起彼伏,天灾和人祸交替降临,危机发生的频率和密度都进入高发期,使得公共管理学科和政府的危机管理实践也面临着学术和执政能力的考验。其中,对政府
保荐人制度在我国已有10余年的发展历程,它通过以证券公司为主体的保荐人,对拟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从内部治理结构、公司资产运作情况、企业竞争力等各项方面进行督导、信息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