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主要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也是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必须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实现现行标准下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诅咒”,容易滋生很多诸如贫困等社会问题。这些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程度深,需要更加关注。因此本文将山西省15个资源型贫困县作为研究载体,以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Alkire and Foster开发的多维贫困测量方法对这些地区的农村进行多维贫困研究。本文首先对贫困的概念、多维贫困测量方法以及其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发现多维贫困已经成为目前贫困研究的重点。其次本文分析了山西省15个资源型贫困县农村贫困现状。根据农村贫困现状、多维贫困理论以及其指数测度方法,构建了包括生活水平、教育、健康、环境外部性以及收入五个维度13个指标的多维贫困指标体系,测算山西省15个资源型贫困县农村多维贫困状况。结果表明,在各指标等权重的情况下,农户存在多维贫困现象,其中由于煤炭开采带来的环境外部性对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教育、生活燃料和卫生设施。就地区来看,偏关县农村多维贫困状况最严重。最后,根据山西省资源型地区农村贫困现状以及农村多维贫困测量结果,本文认为山西省反贫困政策要从单一的收入视角转向多维视角,更加关注资源型地区农村多维贫困状况。在改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的同时,充分做好采煤沉陷区移民重置工作,通过征收环境税方式增强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意识,治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同时将扶贫政策向农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转移,切实做好当地的扶贫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生产、发展条件以及收入水平,有效实现山西省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