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基于《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分析(2010-2019)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推进,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对城市形象的建构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党报和全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以其权威性和影响力在城市形象建构方面具有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城市形象广告版面不仅成为《人民日报》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形成符合自身特性的运作模式,《人民日报》便成为城市管理者建构和呈现城市形象的权威平台。
  本文选取《人民日报》为目标媒体,以其近十年的城市形象广告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文本梳理和内容分析。城市形象广告整体数据分析运用量化的方法进行类目建构,主要从广告数量、广告客户、广告版面、广告内容四个层面和城市行政等级、广告图文比例以及广告视觉元素等9个类目进行全方位的细化分析,总结出《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城市形象广告文本分析主要通过对广告文本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和比重计算,归纳分析出城市形象广告在城市形象呈现中着重使用的符号元素,观察城市形象广告对城市形象呈现的变化特征及其形象呈现侧重点。
  通过对《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的整体数据和广告深层文本内容的综合分析,尝试深入剖析《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背后的传播逻辑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城市形象广告主要受到党报自身功能角色定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导向和城市自身现实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在建构城市形象时存在的问题,如传播内容同质化,表现为广告主题分布不均衡,视觉元素应用雷同;传播形式模式化,表现为广告文本多宣传式话语体系,形式呆板缺乏创新;形象建构功利化,表现为追求短期形象建构,对城市文化层面形象呈现存在缺失。
  针对《人民日报》城市形象广告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控制因素,结合个案分析的方法,借鉴典型城市进行形象建构的先进经验,从而为城市形象的媒介建构提供改善建议。以期城市管理者认识到城市形象塑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充分调动城市各方面资源,推动有利于城市形象传播力形成、提升、发展的战略实施,从而实现城市形象传播源头的规范运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驱动力,启发城市管理者在日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利用大众传媒建构城市形象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英语写作在各种重要考试中一直占有比较高的分数比重,因此设计一份内容效度较高的写作测试题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全国统一命题的大规模考试,是所有准备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英语专业考生除外)必须参加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自2010年开始,研究生英语考试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在难度上,英语(二)比英语(一)小;在写作要求上,英语(一)和英语(二)
学位
托妮.莫里森是蜚声世界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以及瑰丽多彩的黑人传统文化,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露了白人社会中黑人饱含辛酸的屈辱史。《秀拉》与《所罗门之歌》发表于上世纪70年代,一举奠定了莫里森一流作家的地位。它们分别将创作焦点聚集在黑人女性与黑人男性曲折的成长与觉醒过程,描绘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由与独立,不断地与各种困境作斗争,历经千辛万苦的成
学位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隐喻,我们的一言一行,皆为隐喻,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现象,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是话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的使用可有效地拉近演讲者与听话者距离,激发听话者认同感和情感的一种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政治会议报告是政治语篇中一种,它同样包含有丰富的隐喻现象,也同样担负着这样的功能。  2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经济交流中的行为常常催生出不同的跨文化关系。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休克,甚至是文化冲突等问题,不利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认清文化差异,从而减少可能的冲突并促成更和谐的跨文化关系至关重要。纵观世界,东西方文化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和英国作为两种文化代表,其差异最为显著。这些差别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
学位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内在属性,普遍存在于人们交际中。作为模糊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模糊限制语不仅是人们交际中一种重要的语言选择,也是交际策略的体现。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研究重点从传统逻辑学、语义学层面逐渐发展到语用学、语篇分析等层面。外交语言作为外交活动的重要载体,既可以体现一国的对外政策,也是外交发言人用来维护本国利益的工具。模糊语可以帮助外交官在外交活动
学位
话语标记语是人际交往中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它能从局部或整体上影响话语的生成与理解,引导或制约人类的交际活动,是说话人明示话语意图的手段,也是听话人推导话语意义的标识。话轮转换是会话分析的核心,也是语言交流的艺术和技巧,对话轮转换中话语标记语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可以提高言语交际效率。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大多以关联理论和连贯理论为基础,从语义、句法和认知角度对口语会话中的
学位
幽默一直以来是一个古老而又热门的研究课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认知语用学的发展,人们对幽默的研究又扩展到了认知层面,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关联理论。近年来,国内的学者们从关联理论的视角以情景喜剧、综艺节目、电影、小品、相声为语料去解读言语幽默。然而,英语笑话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却很少有人研究,为了弥补理论研究的空缺以及更加全面透彻地解读言语幽默的生成模式和理解模式,有必要从关联理论
学位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促使以社交媒体平台为依托的自媒体迅速崛起,数量庞大的自媒体,借助社交网络去中心化、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媒介特征,自主生产内容并进行传播,海量质量良莠不齐、碎片化的信息充斥于网络空间。由于具有专业素养的传统“把关人”缺失,社交媒体成为了谣言泛滥的温床。数量庞大的自媒体内容,呈现出信源不明、碎片化、情绪煽动、事实碎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后真相特点。随着社交媒体在社会信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