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夫斯塔德文化维度视角下的中英婚恋观研究——以《倾城之恋》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推动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发展。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经济交流中的行为常常催生出不同的跨文化关系。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文化休克,甚至是文化冲突等问题,不利于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认清文化差异,从而减少可能的冲突并促成更和谐的跨文化关系至关重要。纵观世界,东西方文化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中国和英国作为两种文化代表,其差异最为显著。这些差别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体现在中式与英式婚恋文化中。因此,跨文化研究也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本论文旨在探讨中英婚恋观差异及其对当代婚恋观的启示。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倾城之恋》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分别是中英两国的经典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且两部小说中所体现的婚恋观都深深地打下了各自社会的烙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将中国小说《倾城之恋》和英国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霍夫斯塔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从“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以及“放任与约束”六个文化维度的角度对比分析中式婚恋观与英式婚恋观的差异。此外,本文还探讨了这些婚恋观差异所带来的启示,这对当代婚恋观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表明:总体而言,受传统文化与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婚恋观表现为高权利距离、高不确定性规避、集体主义、男性化、长期取向以及约束的特点。而在同一时代的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运动,人们的思想也日益变化。英式婚恋相对表现出低权利距离、低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女性化、短期取向以及放任型特点。而对于当代的启示,认清中英婚恋观差异不仅有助于调节跨文化交际及文化内家庭关系,也有助于社会和谐与发展。
  总体来看,而该研究的意义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从学术层面上说,通过对中英文学作品中婚恋文化的分析,本研究充分利用文化维度理论,从多角度厘清了中英婚恋观差异。这是跨文化价值研究的重要参考,也会为其他有关中英文化交流以及家庭、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长远而言,这助于推进跨文化交际问题的研究与发展。另一方面,本研究虽着眼于理论,却不乏现实意义。通过理解中英婚恋观的相对差异,中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以在现实交流中相互尊重与学习,在多元文化社会中求同存异,这对于处理当代跨文化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乃至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英语写作在各种重要考试中一直占有比较高的分数比重,因此设计一份内容效度较高的写作测试题尤为重要。众所周知,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研究生英语考试”),是全国统一命题的大规模考试,是所有准备攻读硕士学位的人员(英语专业考生除外)必须参加的入学考试科目之一。自2010年开始,研究生英语考试分为了英语(一)和英语(二)在难度上,英语(二)比英语(一)小;在写作要求上,英语(一)和英语(二)
学位
托妮.莫里森是蜚声世界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奇幻的想象力以及瑰丽多彩的黑人传统文化,用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露了白人社会中黑人饱含辛酸的屈辱史。《秀拉》与《所罗门之歌》发表于上世纪70年代,一举奠定了莫里森一流作家的地位。它们分别将创作焦点聚集在黑人女性与黑人男性曲折的成长与觉醒过程,描绘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男女主人公为了追求自由与独立,不断地与各种困境作斗争,历经千辛万苦的成
学位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隐喻,我们的一言一行,皆为隐喻,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宗教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和认知现象,在语篇中尤其是政治语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隐喻研究是话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喻的使用可有效地拉近演讲者与听话者距离,激发听话者认同感和情感的一种最为有效的表达手段。政治会议报告是政治语篇中一种,它同样包含有丰富的隐喻现象,也同样担负着这样的功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