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膀胱癌进行早期诊断和分期预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肿瘤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外泌体lncRNAs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通过筛选在膀胱癌血清外泌体中特异性表达的lncRNAs,建立用于诊断膀胱癌的血清外泌体lncRNAs诊断模型,探讨该模型在膀胱癌诊断和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通过文献查阅与膀胱癌相关的lncRNA分子,一共筛选到11个在膀胱癌组织中具有显著差异表达的lncRNA分子。使用血清外泌体试剂盒从膀胱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清中提取外泌体。为了证明从血清中成功提取出外泌体,我们通过低分辨率透射电镜(TEM)对外泌体形态进行确认。在蛋白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了外泌体蛋白标志物CD9和TSG101。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鉴定外泌体浓度和直径大小分布。通过逆转录实时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11个lncRNA分子在100名膀胱癌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血清外泌体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候选lncRNA,并将100个膀胱癌患者和100个健康对照组成的200个样品用作训练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其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曲线下面积评估诊断模型的诊断效能。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构建lncRNA分子诊断模型。我们检测了另一独立样本集160名膀胱癌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中筛选的lncRNA分子的表达情况。这一独立样本集定义为验证集。通过Kaplan-Meier方法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s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之间的关系。通过Cox 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ncRNA分子是否能够作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关联的独立预后因素。结果:在血清外泌体的鉴定中,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外泌体是直径为30-120nm的囊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血清提取物含有外泌体特异性蛋白TSG]01和CD9。通过RT-qPCR在训练集血清外泌体中筛选到3个lncRNA分子。lncRNAs(PCAT-1,UBC1,SNHG16)的表达在膀胱癌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显着上调。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基于这三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分子的膀胱癌血清外泌体lncRNA诊断模型。结果表明,诊断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ROC-AUC)分别为0.857和0.826,显着高于尿脱落细胞学的诊断效能。此外,lncRNA诊断模型用于诊断Ta,T1和T2-T4膀胱癌患者的AUC分别为0.760,0.827和 0.878。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表达UBC1 的 NMIBC 患者无复发生存(RFS)显著降低(p=0.01)。单变量和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显示,UBC1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复发的独立预后指标(p= 0.018)。结论:本研究发现血清外泌体lncRNA PCAT-1,UBC1和SNHG16对膀胱癌的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较好地区分膀胱癌患者和健康对照。建立了基于lncRNA PCAT-1,UBC1和SNHG16的膀胱癌血清外泌体分子诊断模型。lncRNA UBC1或可作为预测NMIBC复发的潜在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