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关于词块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愈加受到研究者重视。尽管词块在语言习得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它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却存在很大困难。词块习得过程这一研究主题至今仍然少有深入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理论支持与方法支撑。动态系统理论的出现与发展为研究词块的习得过程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传统认知理论相比,动态系统理论着重探究事物发展过程,认为语言的发展是非线性的、动态变化的,各种因素对语言发展都具有一定作用。动态系统理论对语言发展的线性模式提出质疑,为语言习得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框架和视角。从动态系统理论角度分析二语习得中学习者语言发展规律,认为语言发展是复杂和动态变化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在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二语书面语发展,以期为教学者和研究者在教学观和教学方法上提供借鉴和启发。研究对天津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三年级四名学生进行为期一年个案研究。四名学生所在班级采取相同的教学方式。学生每周完成一篇英文习作,对所学课文加以总结回顾,给定习作主题,习作长度不做要求。研究者批阅每篇习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词块密度发展与其他各语内要素呈现出不同的相互关系,词块密度与语言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时而呈现协同性发展,时而呈现竞争性发展,不存在某个特定的语言子系统具有明显优先发展特征。(2)尽管被试的二语发展存在大量变化,被试者二语表现在词块密度及语言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层面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发展稳定性,即二语动态系统的吸态。被试的语言在发展路径不存在重复现象,无法通过现阶段的语言发展路径预测其未来发展方向。(3)语言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之间的竞争关系强度与词块密度变化存在密切关系。由于有限的语言资源必须在语言发展的子系统中分配,当学习者将更多注意力放于词块,其他子系统将竞争剩余的注意力资源。(4)个体语言发展模式存在各自的变异,是适应具体不同的动态发展环境的产物。相关要素的微小变化将会导致个体语言产出上的显著不同。(5)二语发展过程中大量“混乱的细节”反映出二语发展模式的灵活性、变异性和动态适应性,这种“杂音”是每个个体语言发展过程所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