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执行器饱和的时滞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amar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时滞现象存在于很多实际系统中,如传输系统、通讯系统、电力系统等。时滞现象常常使系统的动态特性变差,甚至会导致系统振荡、发散、不稳定。执行器饱和现象同样是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饱和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如何扩大吸引域的估计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在很多实际控制系统中,时滞现象与执行器饱和现象会同时出现,这使得控制系统更加复杂,控制难度更大。尽管已有一些文献对两种现象同时存在的系统进行了研究,然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较大的保守性。本文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现象的时滞系统的稳定性、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H_∞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等问题。第一,总结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现象的时滞系统稳定分析领域的主要成果,并指出了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即大多数研究成果只能应用于常时滞系统;尽管部分研究成果能处理一段区间内的变时滞问题,但结果仍具有较大的保守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现象的连续时滞系统的稳定和镇定问题,得到了包括稳定性条件、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吸引域的估计条件等一系列结果。稳定性准则以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形式给出,并可以通过MATLAB工具箱求解。本文利用自由权矩阵的方法与时滞分割的思想处理系统中的时滞项,并利用附加反馈矩阵的方法处理系统中的饱和项。所提出的稳定性准则不但可以应用于具有执行器饱和现象的常时滞连续系统中,还能应用在具有执行器饱和的变时滞连续系统中。数值算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稳定性准则与其他文献中所采用方法相比具有更小的保守性。第二,研究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现象的离散时滞系统的稳定性条件、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及其吸引域的估计条件等问题。将改进自由权矩阵方法与凸包组合方法相结合,并运用“时滞区间依赖”的思想得到保守性更小的稳定性结果。此稳定性准则可以处理系统中的常时滞与变时滞。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第三,研究了具有执行器饱和现象的连续时滞系统的H_∞控制问题。先给出闭环系统在存在干扰的情况下,其状态轨迹位于椭圆体内的条件;进而提出了H_∞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数值算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脱机手写体汉字识别是一种实现中文信息的自动化录入技术,它的研究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更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由于汉字类别多、字形变化不规则、相似字多和字体结构复杂等
控制对象、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通过共享网络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称为网络控制系统(又称基于网络的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点对点控制系统相比,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成本低,可靠性
队形重构是卫星编队飞行的关键技术之一,自主运行则是卫星编队飞行的发展趋势。因此,如何快速规划出合理的重构路径,继而安全有效地完成队形重构所需的机动,对于卫星编队飞行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的新时代,机器人技术在诸如工业制造过程、机械、电气和控制过程等各种技术创新中被使用。本文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六自由度鲁棒机械臂,采用ARDUIOMEGA2560单片机作
运动、散焦或大气湍流等非理想因素导致成像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产生不同程度的模糊,而传统的目标识别方法主要依赖于目标自身的特征与表达,模糊的图像必然将加大目标检测与识别
最新研究表明,图案化金属纳米结构在入射光照射下,可被激励出共振性的表面等离激元,将光场限制在纳米尺度,从而极大地突破光衍射限。由于所使用的图案化表面等离激元/表面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在工农业生产、国防领域有着大量的生产设备采用无人值守运行方式。保证这些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对国民经济
本文中,通过分析国内外调速器试验台的发展现状以及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可靠性高等要求为目的,对原有的试验台进行研究与改进。  首先,在深入分析调速器试验
当今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在芯片设计中的比例越来越大,SoC技术的研究对国家信息安全、智能硬件和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些领域对SoC的性能要求
本文研究对象为采用平流层飞艇形式的超高空观测平台,重点研究了平台的柔性特性和质量特性对平台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并对执行机构的配置位置提出了优化方案。本文的主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