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球菌Y22菌株的鉴定和烟碱代谢途径的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l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卷烟和烟叶市场国际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以及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卷烟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开发“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的产品成为中式卷烟发展的方向。微生物能通过分泌生物酶降解烟碱等有害成分,并促进烟叶致香成分前体的转化,改善烟叶的吸食品质,因而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报道的降烟碱微生物较多,但对微生物降解烟碱的代谢途径和相关的分子机制了解较少,制约了微生物在烟叶加工中的应用。本文从烟草栽培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烟碱降解能力的细菌。为探索该细菌的降烟碱特性和改善烟叶品质的潜力,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降烟碱细菌的分离、鉴定及Y22菌株烟碱代谢途径的研究;2.红球菌Y22菌株休止细胞降解烟碱特性及其对烟叶中烟碱的降解研究。   从6个烟叶样品和2个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3株具有较高降解烟碱能力的菌株,经过复筛得到2株有稳定降解烟碱活性的菌株Y22和Y23,其中Y22由16SrDNA序列、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性质鉴定属于红球菌属,该属目前还没有烟碱降解的相关报道,所以选取Y22菌株作为后期实验的出发菌株。   Y22菌株降解烟碱的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Y22菌株适宜的培养温度、pH和烟碱浓度分别为28℃、pH4.0~7.0和1.5 g/L。   用HPLC和TLC方法对红球菌Y22菌株烟碱代谢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并用柱分离和制备型TLC方法对烟碱的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对分离出的产物I用NMR、EI-MS和UV光谱进行鉴定,产物II用NMR、EI-MS、UV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鉴定。经鉴定产物I为6-羟基烟碱,产物II为5-(3-Methyl-[1,3]oxazinan-2-ylidene)-5H-pyridin-2-one是一种新的烟碱代谢产物。产物Ⅲ用文献报道的方法进行分离,根据前人的文献和产物的形态特征初步判断产物Ⅲ为烟碱蓝。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和前人的文献报道对红球菌Y22菌株中烟碱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推测。   由红球菌Y22菌株制备的两种休止细胞(烟碱诱导型和非诱导型休止细胞)都能有效降解纯烟碱,其中烟碱诱导型休止细胞的烟碱降解能力高于非诱导型细胞。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推测两种休止细胞降解烟碱的途径可能是相同的。   红球菌Y22菌株烟碱诱导型休止细胞可以有效地降解烟叶中的烟碱,但降解过程受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红球菌Y22菌株能有效降解烟叶中的烟碱,在烟叶的降焦减害和加速醇化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论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烟草栽培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降烟碱细菌,根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性质和16S rDNA序列把该细菌鉴定为红球菌Y22菌株,并首次对红球菌的降烟碱能力进行了报道。   (2)对红球菌Y22菌株的烟碱代谢产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首次对红球菌降解烟碱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推测。
其他文献
环式8—氯—腺苷一磷酸(8—C1—cAMP)及其代谢产物8—氯—腺苷(8—c1—Ado)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我们以往的研究证明,8—C1—Ado可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有丝分裂灾难和凋亡,抑
在过去的几年间,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广泛流行,每年影响数百万儿童的身体健康。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kievirusA16,C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两个
Ⅲ-Ⅴ化合物半导体多结太阳电池可以通过合理的带隙组合设计对太阳光谱进行分段吸收从而实现更高的转换效率。随着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器件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Ⅲ-Ⅴ化合物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晶体硅太阳电池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伏器件,具有工艺成熟、器件稳定和效率高等特点。硅基异质结太阳电池是从晶体硅电池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光伏器件,它继承了晶体硅电池高效率
通过计算机生成大量随机自相似河网RSN集合,检验了RSN参数的收敛性和尺度变化性,结果表明:   1)在RSN迭代6次后,RSN参数mEI和mII的估计具有较高精度。在研究实际河网时,应选取H
随着人们对大数据量、低功耗、高集成度无线通信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射频集成电路成为继个人电脑之后集成电路新的增长点。在射频集成电路采用的工艺中,CMOS具有成本低,易实现系
弱光探测在天文观测、医学成像、量子通讯等领域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本论文所主要研究的是GaAs/AlGaAs图形衬底一维量子线的工艺制备和外延表征,用于制备以量子线作为导电
学位
近三十年是信息技术(IT)领域及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在充分享受到信息技术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深深地为各种网络安全问题而苦恼。由于设计IPv4时,人们并没有考虑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