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MgO、ZnO的控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l_futu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MgO、ZnO纳米晶的性质、用途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凝胶网格控制合成法制备了MgO、ZnO纳米晶,重点探讨了ZnO纳米晶的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活性。 首次采用凝胶网格沉淀法成功地制备出了组分均一、粒径为10~15nm的球形、面心立方晶系结构的MgO纳米晶。利用TG-DTA、FT-IR、XRD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备过程进行了研究,通过TEM观察了产物的形貌。结果表明:利用凝胶网格沉淀法不仅能够控制纳米微粒的形状和大小,而且可防止沉淀物相互聚集和团聚,获得的纳米微粒粒径更小,分散性更好。 首次以明胶为反应介质,采用凝胶网格控制合成的两种工艺:凝胶网格沉淀法和凝胶网格燃烧法成功地制备了ZnO纳米晶,考察了明胶浓度、热处理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凝胶网格作用机理。XRD物相分析表明,产物属六方晶系结构;TEM形貌观察显示,两种工艺制得的样品皆为球形,且分散性好;并用TG-DTA、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明胶浓度增大、热处理温度降低,晶粒尺寸减小。只是前者合成温度低,250℃产物已经形成,粒径在20nm左右;后者在400℃得到纳米ZnO,粒径为25nm,但合成工艺简单,快速。通过调节制备条件达到控制产物粒径的目的。 对样品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发现两种工艺制备的ZnO纳米晶在紫外区(200~380nm)都有很强的宽带吸收,并在370nm附近都有个强吸收峰,这与激发光谱中强峰的中心位置相吻合;另外,对可见光也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在ZnO纳米晶的光致发光谱中都发现了两个荧光发射带,中心波长分别位于380nm附近相对强而窄的紫带和510nm附近弱而宽的绿带。紫外激子发射由导带光生电子和价带光生空穴直接复合引起的,绿带发射则来自于起施主作用的氧空位和起受主作用的锌空位复合辐射跃迁。 以罗丹明B溶液为目标降解物,根据光照下染料降解率考察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探讨了明胶浓度、烧结温度等因素对产物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制备的纳米晶ZnO对罗丹明B染料水溶液都具有几乎完全降解作用,找到了最佳光催化剂的合成条件:凝胶网格燃烧法在燃料和氧化剂比例为0.84、400℃热处理时合成产物光催化活性最高,而凝胶网格沉淀法在13%明胶浓度、250℃烧结时产物光催化活性最佳。
其他文献
近年来,离子液体作为新的清洁介质备受各国化学工作者的关注,已在合成化学、分析分离和电化学等领域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手性离子液体因其独具的手性特征,在不对称合成和对映
  本论文就多糖的生物学意义、其研究方法以及海洋动物多糖进行了综述。多糖是生命大分子科学的一个重大前沿领域。多糖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生命科学和医
本论文研究了一系列新型多取代的贫电子环丙烷衍生物及二氢呋喃类衍生物的高立体选择性合成。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部分工作: 第一部分溴化噻吩甲酰基甲基三苯基鉮(1)与2,2
电磁光色可调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磁性能,荧光性能和导电性在新型复合材料领域具有非常大的研究潜力与应用价值。并且,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一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有效新
  本文第一次成功制备出热电性能稳定的纳米晶VO2±x陶瓷。  本文讨论了VO2±x(0.000≤x≤0.005)陶瓷的制备条件、组成和微观结构对电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应用化学分析法
网络新鲜词岁月无痕脸岁月无痕脸是指通过填充剂、肉毒杆菌、化学换肤等方式打造出来的让人看不出实际年龄的完美面容。近期在网络上火爆,还通常被网友们用作嘲语讽刺那些通
学位
最近,有机镧系元素在有机合成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从Kagan等人把二碘化钐引入合成中以来,它作为强单电子转移还原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已经得到了显著的证明。同时,人们已越
在第一篇的工作中,设计并合成了17种1,4-二芳基取代的Hantsch酯类的吡啶衍生物,并对其中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化合物进行了晶体学研究。首次在二氢吡啶晶体结构中发现了两种非经典型
杂原子掺杂作为一种有效改善碳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能够极大地拓宽碳材料的应用范围,开辟碳材料在燃料电池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效率高、环境友好的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