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下腔静脉、肝静脉与门静脉三者之间的影像解剖学关系,评估改良式即经肝段下腔静脉入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安全性与可行性。
方法:64例临床证实的肝硬化患者,其中肝功能ChildB级者40例,ChildC级者24例,行肝脏双期增强扫描后行CT多层面重组(multipleplannerreconstruction,MPR)及曲面重建(curveplannerreconstruction,CPR)后处理,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结果:ChildB级者肝段下腔静脉的长度与ChildC级者肝段下腔静脉的长度相比前者较长(p<0.05)。分别以下腔静脉的肝静脉汇入处为A1,肝右静脉开口2cm处为A2,门静脉分叉部穿刺点为B1,门静脉右支开口2cm处的穿刺点为B2,A1B1线的长度与A2B1线的长度相比前者较短(p<0.05),A1B2线和A2B2线与B2点所在门静脉右支径线的夹角大小相比前者较小(p<0.05)。A1B1线和A1B2线分别与所在门静脉径线的夹角相比前者较大(p<0.05),A2B1线和A2B2线分别与所在门静脉径线的夹角相比前者较大(p<0.05)
结论:从解剖学的角度分析,改良式TIPS具备安全性及可行性,较传统TIPS术式还具有分流道与血管成角大,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小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