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氨基酸型高分子因具有可降解性、非免疫原性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医药领域,设计合成的聚氨基酸纳米载体具有特定靶向性、增强内吞作用、活性药物控制释放等优点,基于聚氨基酸材料研发的各种纳米载体已成为新型抗肿瘤应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本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两种基于聚氨基酸和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的p H敏感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输送载体,从接枝共聚物与嵌段共聚物,物理包埋与化学键合两种角度出发,对其载药性能与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了评估。我们通过将接枝共聚物与嵌段共聚物两种载体材料分别担载抗肿瘤疏水药物鬼臼毒素,实现了p H敏感性和控制释放。具体的材料分为两种:(1)4-苯基丁醇改性聚谷氨酸接枝共聚物;(2)乙烯基乙醇醚改性聚天冬氨酸嵌段共聚物。针对两种材料的工作如下:(1)通过4-苯基丁醇(PB)与聚L-谷氨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PLG-gmPEG)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具有不同PB接枝度的稳定型聚L-谷氨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4-苯基丁酯(PLG-g-mPEG/PB:PPB-1~PPB-4)共聚物载体,并将所得共聚物制备成胶束(NP-1~NP-4)。我们评价了胶束稳定性、临界胶束浓度、粒径、Zeta电位等胶束自组装行为。结果显示,NP-1~NP-4共聚物胶束在37℃时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变温红外和圆二色谱验证了一系列共聚物中氢键及二级结构的存在状态,从而解释了NP-1~NP-4具有更好的稳定性的原因。我们将NP-1~NP-4通过纳米沉淀法包载疏水抗肿瘤药物鬼臼毒素(PPT)。(2)筛选出物理包埋鬼臼毒素的最优的稳定型载体为:聚L-谷氨酸接枝甲氧基聚乙二醇/4-苯基丁酯(PLG-g-mPEG/PB:PPB-4)共聚物载体,得到鬼臼毒素高分子纳米胶束药物(PPT-NPs)。紫外测定结果显示,NP-4担载PPT形成的PPT-NPs有最高的载药量(28.2%)和包封率(94.0%)。PPT-NPs在p H=7.4的PBS环境中,96 h仅释放20%PPT,但在p H=5.0的酸性PBS环境中,24 h能释放60%PPT,48 h时能释放80%的PPT。MTT检测载药胶束对人源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我们通过物理包埋的载药方法,验证了其他抗肿瘤药物:阿霉素、紫杉醇和喜树碱的担载效率,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以上结果显示,我们制备的共聚物胶束在抗肿瘤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3)我们通过乙烯基乙醇醚与聚天冬氨酸嵌段聚乙二醇(mPEG-PAsp)进行键合后,再与PPT键合,形成p H敏感的缩醛键,从而获得化学键合的高分子鬼臼毒素前药,通过紫外测试获得其载药量。通过体外释放实验发现缩醛键具p H敏感性,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载药与释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