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及城市化发展——基于如何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思考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FQY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GDP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2004年达到了9.5%。但是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在不断扩大,并且出现了严重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文章从现有企业的资产定价模型角度分析了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并且根据这些年的统计数据,得出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不能适应我国现有阶段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效益,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问题。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又依赖于城市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本文拟在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道路选择和成绩来探讨解决我国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文章第一部分是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的简要概况。虽然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也蓬勃的经济背后隐藏着内需不足,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危机。 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现有产业结构,并指出了其不合理所导致的经济社会问题。通过模型和计量方法的运用,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转移做了初步分析。 第三部分初步提及了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内在关系。 第四部分则对城市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并对其他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问题进行了经验借鉴。得出我国目前治理经济问题的方法是大力发展第二产业,以第二产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化的发展,以此良性循环下去,直至我国内需得到增加,城镇收入差距减小到合理水平。
其他文献
从1996年我国跻身世界第一大产钢国起,我国的钢铁企业经历了其黄金十年,那么钢铁企业生产效率如何衡量?其生产效率的变化趋势是怎样?金融市场对钢铁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怎样
因此,本文通过引入产品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再融资会计指标管制的约束,解释高负债资本结构现象存在仍然是厂商理性行为的结果.本文在前言之后共有4章,按照内容可以划分为3个部
环境设计与绿色生态理念相结合,是解决当下诸多环境问题的“不二法门”.设计师在设计工作过程中应该把关注人类的健康放在首位,致力于环保事业中,明确绿色设计的目标,树立各
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的强大并没有引起世界的普遍喝彩,反而引起了“中国威胁论”的恐慌。这种对中国崛起的恐慌不仅来自于发达国
中国的传统自然垄断产业一般都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行业,基于其本身的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和成本沉淀性等特点而实行垄断经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规模的变
在简要回顾家族企业的发展问题以及相关的研究后,基于对一典型家族企业的调查,本文提出了两个重要的问题:(1)家族管理层与职业经理人的关系;(2)家族企业对中级管理层的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