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歌之西班牙语译文的美学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y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是人类的灵魂,文字的凝华,诗歌之美不言而喻。汉语诗歌更是诗海中的一颗明珠。怎样能让西班牙语读者领略汉语诗歌之美呢?许多译家都在努力,希望中华经典能让更多的人来分享,同时增进中外文化互鉴。我的研究方向是西班牙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在翻译课堂内外有过许多讨论和实践活动,其中对诗歌的欣赏和翻译情有独钟。在此方面,笔者和老师们有过心得交流,作为最后的学位论文,决定运用美学理论探究汉语诗歌在西班牙语中的翻译。笔者主张,在翻译过程中,应将中国美学因素保留并且传达到译文里,当然,在必要时要考虑译入语的特点,而且要利用译入语赋诗的长处。现今已有不少汉语诗歌有多种西语版本,这引起了笔者的注意,阅读和搜集了大量素材,拟对其进行美学分析,希望为汉语诗歌在西班牙语中的译介添砖加瓦。进入20世纪以来,美学理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文学翻译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代美学理论对文学翻译研究起到了巨大的补充作用。文学翻译既是两种语言形式转换的过程,更是两种审美意识交流的途径。翻译美学是翻译和美学的边缘学科,这主要是由于翻译美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尤其是诗歌的翻译美学。在西方,翻译美学有很深的哲学内涵,多数学者从哲学的视角出发,用哲学的思想阐述对美的感悟。诗歌之美尤甚,诗之为诗,应该给读者带来美感和意境。若忽略诗歌之美论翻译、做翻译,只求“意”不图“境”,诗即成为没有灵魂的木乃伊。在我们的视野中,此类木乃伊为数不少。
其他文献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电网在电网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要想促使智能电网更加良好的应用,就要加强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的建设,以便通过此方式实现变电站数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明确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
<正>本文通过对环形腔中的超冷原子配对光散射模型(图一)的理论分析,研究了由冷原子配对散射机制产生的原子动量态上的量子纠缠现象。如图二(a)所示,当原子被冷却到光子反冲
会议
科普文本,是以普及科技知识为目的、结合科技文本的专业性和文学文本的语言优美等特点的一种文体,读者群体广泛。翻译科普文本,就是为了跨越语言障碍,吸引更多不同语言文化背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推拿及牵引治疗,治疗组另予耳穴压豆联合中药热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
英语过去式标记-ed是中国二语习得者最难习得的方面之一。本研究是基于70个承载词和承载句,探索60个中国二语习得者对英语过去式标记-ed的感知和产出的研究。研究语料囊括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