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各国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就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就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根基就在学校,尤其是学校课程中的自然学科。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本特征的科学学科。研究表明,化学实验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它帮助学生生成概念、揭示化学规律、解决生活与书本上的难题、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和科学修养。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简称为CPS模型,最早由美国学者伯恩斯先生提出,并实践证明了其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的价值。本研究将CPS模型运用于化学实验教学,将学生置于实验问题情境中,展示新奇的实验现象,通过学生自主发现实验存在的问题,以自主设计并改进化学实验为载体,进行小组合作实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冒险性。最终通过本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利于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的产生。本研究分为七部分,由绪论、理论基础、CPS模型的教学设计、学生创造力水平测试、CPS模型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分析与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就我国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需求,确定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实验教学”与“运用CPS模型于实验教学”的相关文献的梳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CPS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CPS模型与实验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CPS模型与实验教学的研究趋势。以此,确定实验对象与研究内容,选取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基于CPS模型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一定成效。本研究以“创造性”、“创造性思维”、“创造力”、“问题”、“问题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以及“实验教学”为核心概念,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头脑风暴”、“发现学习”与“合作学习”理论为研究基础,为推进本研究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则是CPS模型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本研究通过梳理CPS模型与各科学科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文献,剖析CPS模式与教学结合的案例,归纳CPS模式与课堂教学结合的要点,给出了基于CPS模式的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的流程。第四部分为学生创造力水平现状测试,借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以创造力人格为方向,从“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力”四大维度,了解学生的创造力水平。分数越高,创造力水平越高。测试发现,高一学生创造力水平总体一般,好奇性相对较强,想象力相对薄弱。此结果,为培养学生的化学创新能力提供依据。第五部分为CPS模型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围绕元素化合物部分,依据学生创造力水平现状,选定合适教学内容,展开实践教学,进行了CPS模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开展了改进实验“焰色反应”、“铁锈蚀条件”和“喷泉实验”等实践研究,具体呈现了CPS模型与化学实验教学结合的步骤。第六部分为本研究的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实践教学对实验班学生的创造力与对照班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对比研究,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后,对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再次进行创造力测验,发现实验班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较对照班稍好;在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人格方面,如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与挑战力,四大维度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其中想象力和挑战力维度提升相对显著。第七部分是本研究的研究结论的总结与展望部分。本研究将CPS模型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创造性行为的产生。但是,本研究问卷数据也较少;在评估学生技能方面和教学评估方面,均不够全面。对于如何将影响和制约学生创造力的因素,融入我们的教学活动,以完善教学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