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d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收集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总结出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中医证素及证候分布特点,为中医辩证论治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临床收集200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及病程、H-Y分级、非运动症状、中医四诊信息,归纳总结临床所得资料,并通过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其结果分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结果:1.纳入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200例中,42-55岁患者所占比例较少,为12.5%;60岁以上患者144人,占到总人数的72%;从病程分布来看,病程大于5年者115例,所占比例最多;从疾病分期来看,其中早期57人,占比28.5%;中期100人,占比50%;晚期43人,占比21.5%。男性与女性在震颤及强直少动两型中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在疾病分期中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00例病人当中,记忆力下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焦虑、疲倦是帕金森病患最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从PD的分期来看,疾病早期发生频率较高的非运动症状有嗅觉减退、性功能障碍、疲倦及焦虑抑郁等症状,疾病中期各项非运动症状显现的越来越明显,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晚期则以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焦虑、疲倦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及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便秘等症状更为明显。3.中医四诊信息之中,频率较高30%以上症状有健忘、便秘、语声低怯、腰膝酸软、多梦、表情淡漠、性欲衰退、乏力、夜尿频、喜热饮、神情呆滞;舌像方面,舌淡、舌暗、舌瘦小出现频率最高;舌苔方面,以舌苔薄、少津、苔黄为主;脉象则以细、缓为主要脉象。4.病位要素当中以心神、肝和肾为主;病性要素以动风、血瘀、痰、湿、寒、阳虚、阴虚、津亏为多见。震颤类型中以动风及痰最常见,其次为血瘀、阳虚、阴虚、痰湿;强直少动型中则以血瘀、气滞、寒多见。从改良H-Y分级构成比来看,病位要素中,肝、肾贯通疾病的全程,脾、大肠、膀胱则是随疾病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心神主要出现在疾病的早、中期;病性要素中,气虚、阳虚伴随疾病的全程,寒、阴虚、气虚、血虚则是随着疾病的加重,其所占比例越来越明显,阳亢、动风、火(热)、津亏及气滞则是伴随着疾病的进展,其所占比例则逐渐减少,痰、饮则是在疾病的早、晚期较突出。PD不同时期的病位要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晚期相比,早期病位要素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期病位要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期相比,早期病位要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PD不同时期的病性要素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晚期相比,早期病性要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期病性要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期相比,早期病性要素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5.聚类分析总结出5种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心脾两虚证53例(25.5%),肝肾亏虚证43例(21.5%),心肾不交证41例(20.5%),肾虚髓减证39例(19.5%),痰热扰心证24例(12%)。中医证候在不同性别及以震颤和强直少动两型中的分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361>0.05)。PD早期以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痰热扰心多见,虚实兼有;中期以心脾两虚为主,兼有肝肾亏虚,心肾不交,渐趋虚像;晚期则以肝肾亏虚、肾虚髓减、心脾两虚为主,虚像更甚。中医证候在PD不同时期的分布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与疾病晚期相比,早期五种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期五种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疾病中期相比,早期五种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类型在PD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与<50年龄段相比,51-60年龄段、61-70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71-80年龄段及>80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51-60年龄段相比,61-70年龄段、71-80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80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61-70年龄段相比,71-80年龄段及>80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与71-80年龄段相比,>80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帕金森病患者以老年群体为主,病程缠绵、迁延难愈。PD早期最常见非运动症状是嗅觉减退、性功能障碍、疲倦及焦虑抑郁等症状,疾病中期各项非运动症状显现的越来越明显,晚期则以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焦虑、疲倦等神经精神功能障碍及RBD、便秘等症状更为突出。2.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病位要素以心神、肝和肾为主;病性要素以动风、血瘀、痰、湿、寒、阳虚、阴虚、津亏为多见。病位要素中,肝、肾贯通疾病的全程,脾、大肠、膀胱则是随病情严重程度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来越多,心神主要是在疾病的早、中期出现;病性要素中,气虚、阳虚贯穿疾病的全程,寒、阴虚、气虚、血虚则是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来越突出,阳亢、动风、火(热)、津亏及气滞则是伴随着疾病的发展,其所占比例则逐渐减少,痰、饮则是在疾病的早、晚期较突出。3.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类型有心脾两虚、肝肾亏虚、心肾不交、痰热扰心、肾虚髓减。早期以心肾不交、心脾两虚、痰热扰心多见;中期以心脾两虚为主,兼有肝肾亏虚,心肾不交,渐趋虚像;晚期则以肝肾亏虚、肾虚髓减、心脾两虚为主。
其他文献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认知研究与语言学相结合的新兴边缘科学。隐喻作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工具,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思维
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不少世界闻名的职业网球选手,例如两届大满贯得主李娜,2004年奥运会女双冠军李婷、孙甜甜等。这些选手和她们所取得的成绩推动着网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随着教育部于2017年颁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试点工作的通知》,代表着我国开始推进校园网球项目的发展,这是将网球训练和文化学习相结合的又一尝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
收集个人数据并进行反思并不是一件新鲜的事。在1990年代,医学和临床领域中对于病人的自我监控系统已经出现。20世纪初,体重秤、计步器开始从医院这种专业场景转移到家庭使用,从专业医学数据转变为满足个人健身需求的日常数据。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上低成本监测传感器的普及,身体其他各种信息逐渐被发掘出来,用于实现健康生活的数据追踪产品,帮助人们提升自我管理。积极心理学认为持续的幸福感源于我们的行动而非物质占
论文选题源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3BAH57F01)。旨在对农业足式移动平台的运动平稳性控制方法进行研究,使之能够在山地、林地、丘陵等坡面田间完成独立运输行走
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重型工程机械,其在建筑等基础建设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考虑到挖掘机的工作场景恶劣、危险系数高等因素,挖掘机的自动化、自主化作业需求日益增加。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也针对挖掘机的智能化作业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挖掘机定位和挖掘机下车机构运动轨迹的控制是实现挖掘机自动化、自主化作业的基础。本文以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精确定位和行走轨迹的精确控制为研究目标。首先,对挖掘机下车机构相关的液压系
目的:对升陷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BRG肝郁脾虚证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升陷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莫沙必利和碳酸镁铝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和胃黏膜表现,同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
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因外界环境与自身的影响,忽略交通标志,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交通标志识别系统作为车载驾驶辅助系统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消除强光刺激、侧
自然图像是信息承载的重要形式,获取高质量的自然图像在地质勘探、测绘、遥感、制导等诸多民用和军事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硬件设备成本的限制和环境噪声的影响,当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和人口密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城市交通问题愈演愈烈,行人作为道路弱势群体,在混合道路交通环境中常常更易遭受伤害。据统计,每年在城市道路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涉及行人的事故占到百分之二十以上,并且具有较高的伤亡比例。因此,开展针对城市道路行人交通事故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十分必要。本文以城市道路实际行人交通事故为出发点,基于地理信
自"五化协同、大抓基层"实施以来,东河区立足实际,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教管结合,从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培训、纪律约束、党内关怀四个方面入手,多维并举,不断推动党员管理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