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在我国未来10年要把“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把“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师德建设的重心;把“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作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点。无可置疑,良好的师德与精湛的业务是一个“好”老师起码的标准。然而,这种只认“德”与“能”的“好”教师标准体现的是狭窄的教师发展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价值取向,是注重“以学生为本”而忽略教师本身的教师教育理念。 我国教育学界对教师教育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化领域,对教师发展、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化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也有少量的对教师的精神成长、教师的幸福等进行研究。对教师发展的系统性研究和对教师质变学习的研究就本人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却是空白。有鉴于此,本文从“以教师为本”的教师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应用后殖民理论、德里达的“解构策略”和成人质变学习理论,建构起一套自成一体的教师蝶化发展理论体系及其解释与分析框架。重点对我国现实的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哲学与文化的扫描,对教师的文化身份进行了历时的梳理、现实的考察和应然的分析,特别是对教师质变学习给予了深刻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剖析、解构,以教师学习创新为目的,建立起教师质变学习的图式和教师蝶化发展的理论框架。 本文的主要内容由引论交代本文写作的缘起,限定主要的范畴、概念,明确本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然后沿着教师蝶化发展的出场、教师蝶化发展的文化身份规定、教师蝶化发展的表征、教师蝶化发展的动力和教师蝶化发展的目标、教师蝶化发展的策略等线索,借助教师叙事展开讨论。力求清晰地展示我国教师质变学习在整个教师教育体系中的缺场性,积极找寻一条用教师蝶化发展促进教师教育的有效途径。具体内容构成如下: 导论,除交代研究的缘起和研究的价值外,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做了限定,对研究的思路、方法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演绎。 第一部分是引论,此部分将教师蝶化发展的提出、来源、内涵、意义以及体系等做了明确的阐述。 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师蝶化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后殖民理论语境中去考量教师的文化身份,并对中国教师的文化身份进行了历时性的认识论梳理,厘清了教师文化身份与教师蝶化发展和质变学习的内在关联。 第三部分是从教师文化身份出发对教师蝶化发展的结构表征进行了阐述。从生物性、心理性、职业性、文化性几方面做了深入的论证。 第四部分是以教师文化身份的视角对教师蝶化发展的动力进行了外在性与内在性的分析。提出教师蝶化发展是教师作为知识分子阶层的外在动力性和教师自身文化身份的意义建构的内在动力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五部分是把教师蝶化发展置于其文化身份的规定之中提出了教师蝶化发展的目标。形成了从自我目标、他人目标到终极目标的教师蝶化发展的目标链。 第六部分在教师文化身份的关照下提出了教师蝶化发展的策略。把质变学习作为教师蝶化发展的主要策略,从主体向度的视角分析了教师学习与发展的关系、教师质变学习的作用、教师质变学习的图式和路径。 本文在对教师发展进行全景式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六个结论。第一,教师的发展不应该只停留在专业发展之中,须以生命的视角把握教师发展的系统性:身体的、心理的、职业的、专业的、文化的和精神的。第二,教师作为知识阶层中的一员,在自身发展的问题上和参与社会、学校的公共事务上都应该有自己的“话语权”。第三,教师的蝶化发展是自身文化身份的使然,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前提。第四,教师的蝶化发展需要质变学习作为催化剂。第五,教师的蝶化发展追求的是自身精神的自由与愉悦和学生生命的成长,从而获得诗意般的教育生活。第六,叙事研究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是比较适切于教师发展研究的。 总之,本研究对教师蝶化发展、质变学习、文化身份等核心概念在后殖民理论的视野中、在科技哲学和生命发展的“聚光灯”下进行了审视。对传统的教师发展观、教师学习观以及教师教育方式进行了逻辑的清理,用不同的方法加以透析,提出了用后殖民的思维看待教师的文化身份,用成人质变学习完善教师教育,用教师蝶化发展替代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发展方向。通过对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教师文化身份认识与定位的历时性考察,提出了教师不仅要做教育的承担者,还要“有勇气在一切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教师不但是构成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质量得以保障的基石,也是一个具有社会价值取向的公共知识分子。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将教师根植于成人学习视域,丰富与发展成人质变学习理论,以生命发展为脉络,尝试创立一套教师蝶化发展的体系。理论服务于实践,本文所创立的教师质变学习图式和蝶化发展体系不仅反映了教师教育可能的方向,同时也展示了本研究的学习与发展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状况,从而为我国教师教育实践提供一种可能和范本。 本研究尝试着编织一个覆盖教师蝶化发展的理论体系——用“主体向度”、“发展表征”、“发展动力”和“发展目标”的组合体来把握教师发展,即在规定的质变学习的向度中,依靠教师蝶化发展的动力,运用教师蝶化发展的表征,分析教师蝶化发展的目标,对教师发展进行全方位的透视和扫描,从而在教师教育所依托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文化身份、质变学习的相互融合、不断运动的张力中,推进并完成教师蝶化发展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逻辑体系。 本研究的创新还表现在将教师发展放在生命发展的大背景下,突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6届国际成人教育大会”上形成的“成人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的普遍共识,为了帮助教师实现美好的未来而生活和学习的理想,应用哲学解释学思想、方法和叙事研究的方法,充分研究了教师文化身份、教师质变学习与教师蝶化发展,建构了教师质变学习的图式和教师蝶化发展的理论框架。试图解决现实的教师教育中教师发展路径窄小、教师学习方式单一、教师自我困惑等问题,厘清了教师蝶化发展的表征、动力、目标和策略,消除了单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弊端。为实现教师教育观的若干转换提供了一个理论支持:从“狭窄”走向“宽泛”,从“技术”走向“生命”,从“身体学习”走向“精神学习”。最终为中国教师的发展初步描绘了一个新的框架性理论草图,为教师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展示了一条极具可能性的、多维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