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冷藏工艺与品质衰变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amire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果蔬冷链是果蔬保鲜的系统统工程,冷链系统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果蔬的采后损失程度。本文对冷链系统的两个核心环节预冷及冷藏进行了探讨,详细研究了两个环节的传热传质现象,果蔬品质的衰变及冷藏工艺的优化。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恒温恒湿冷库性能测试及分析对变频降温与全频降温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变频降温到目标温度所需时间较长,但降温过程平稳,波幅小。研究了气流分布装置对库内温度场的影响,发现孔板均流方式对库内温度场的影响优于传统的单一风机送风、一托二和夹套送风方式;此外,对库门开启对库内热环境的冲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2果蔬强制通风预冷方式的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了湿冷气流温度、湿冷气流速度、湿冷气流相对湿度及预冷床空隙率等因素对苹果及黄瓜预冷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5m/s的湿冷气流速度为苹果和黄瓜的理想操作参数。在不致发生冷害及冻害的前提下,采用低温高湿(80%RH以上)湿冷气流对苹果和黄瓜进行预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当湿冷气流的速度达到1.5m/s以上时,空隙率的改变对预冷时间的影响不大,可考虑适当增加果蔬处理量;而湿冷气流的速度为0.75m/s以下,空隙率减小会明显增加预冷时间,因此如增加预冷的果蔬量,会明显降低预冷效率。3预冷过程热、质耦合传递理论研究建立了类球形果蔬和类圆柱形果蔬预冷过程的传热传质的无量纲数学模型,研究了果蔬内部温度场的分布及一些关键因素(如雷诺数)对预冷过程的影响。得出了预冷类球形果蔬最佳操作雷诺数为7931左右,类圆柱形果蔬最佳操作雷诺数为2787左右。4果蔬贮藏过程中果蔬品质衰变模型及贮藏工艺优化的研究应用传质原理分析了荷兰黄瓜内部的传质现象。应用生化反应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指数动力学模型对8种贮藏工艺条件下荷兰黄瓜的三种关键品质指标(水分、糖度及硬度)的衰变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出了各贮藏工艺条件下荷兰黄瓜三种品质指标的衰变方程式。比较了分析了各贮藏处理方法的保鲜原理,得出预冷(以2℃、95%RH及风速为1.5m/s的湿冷气流将黄瓜预冷到4℃)或预热处理(置于39℃、95%RH及风速为1.5m/s的恒温恒湿箱中,热空气处理2~4小时)+保鲜袋包装冷藏为荷兰黄瓜的最佳贮藏工艺。
其他文献
<正>丹东,辽东半岛名城,古代曾是中国东北最大的贸易门户。地处鸭绿江黄海文明带,又位于中国漫长海岸线的最北端,为东北亚地域的跨国互市、边贸、国贸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自
<正>现代管理学认为,经营好企业需要四 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质资源、 信息资源。在这四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 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被称为第一资 源。近几年,我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索瘤42例,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底脊索瘤23例(54.8%),骶尾部脊索瘤18例(42.9%),外周脊索瘤1例(2.3
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决定回注水水质,系统稳定是水质达标的重要前提。基于污水处理系统来液高含硫特点,从污水处理系统前端,系统本身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室内试验及现场中
企业并购重组,在西方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在我国虽然刚刚开始发展不久,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和我国国内企业的日益壮大,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势头已经不可避免。我国目前处于
从断口分析、金相检验、化学分析等方面分析了汽车喷油嘴螺栓在装配过程中断裂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试验结果发现,螺栓头部外层在热锻成形过程中产生线状折叠类缺陷,其附近存
目的探讨在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QT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入组10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合并心律失常,且被诊断为脑心综合征的患者,其中室性心律
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感知、思维、推理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定造成该结果原因的认知活动。查阅文献发现,以往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1)对于研究生的关注主要停
本文结合实际,对生物技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希望通过此次探讨研究,可以为相关工作研究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绿色建筑是解决城市建设中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其中自然通风既可以满足房间一定的舒适性要求,又可以节约设备和运行费用以及维修费用,同时能够创造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