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an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既是工具又是世界,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存环境——网络环境。作为新生事物,网络环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一种新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一部分。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相比较,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的影响更强烈。因此,在新世纪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研究不容忽视。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与创新,有利于开创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环境和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提供新的思路,而且也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接着介绍了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重点、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首先辩证地分析了网络与网络环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比较科学地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涵义,即人们用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往、互动的一种场景或经验而形成的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行为和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环境。由此归纳了其特性,即虚拟性、开放性、自由交互性、导向性、信息资源丰富性和超时空性,并根据不同标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进行了分类;第三部分比较全面地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现状,探讨了网络环境对受教育者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表现在网络环境提升了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其终身学习的实现;负面影响表现在网络环境增加了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混乱性,导致受教育者的道德法律观念淡化、道德行为失范和对自一 我认知的不协调,引发认知冲突、情感冲突、意志冲突、社交冲突、人格冲突 等。接着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受教育者的三种影响方式:相互影响方式、强化影 响方式和潜移默化影响方式;再分析了网络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具有多重 性、即时高效性和渗透性的特点。第四部分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 优化的原则,即教育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和趋利避害原则,接着 就网络环境优化的途径从道德、技术、法律制度、舆论、文化、队伍建设六个 方面进行了探讨。1.提高网民的信息素质,构建网络道德,规范网络行为。2. 提升网络技术,构筑信息海关,堵截和控制网络有害信息。3.完善制度,强化 管理,依法治网。4.匡正网络舆论导向,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5. 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形成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社会氛围。6.建设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和“网络环保”志愿者队伍。文章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网 络环境的优化,要构建由道德、技术、法律规范所组成的优化体制,以道德提 升为主导,并将道德提升与法律制度、技术控制、教育引导、舆论导向、文化 熏陶、队伍建设等协作配合,优势互补,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开创思想政治教 育的良性网络环境。
其他文献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科技研究所研制的功能完备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中信息的采集、传输及处理过程。文章首先阐明了该项目的课题背景。然后,分别在第二章及第三章中
随着教育活动的不断全球化、国际化,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凸显,社会在对教育寄予更多期望的同时,也向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教育的对象是一
本文运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3株猴头菇菌株的生产性能作了评价分析,并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进行了醋糟栽培猴头菇高产配方的初步筛选,同时对猴头菇生长期间的营养利
我们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结构定义为在一定时间期限内某一单个商品或各类商品在该国或该地区对外贸易中的重要程度。出口商品结构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简称WEPEC)是我国第一家大型中外合资石化企业。面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及新世纪新形势的变化,如何推进企业发展成为企业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
1935年Einstein根据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提出了EPR论文,该文的局域性原则对应他的狭义相对论(SR)。文章坚持以超光速传送能量和信息的不可能性,否定体系分开为两个(Ⅰ和Ⅱ)之后会有
认为现行非法采矿罪的构成背离了刑法的本质要求。必须重构非法采矿罪,并增设非法勘探罪。重构后的非法采矿罪是从结果犯向行为犯转化,其客体是侵犯国家行政特许权,客观方面是无
现代土工加筋技术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土工技术。加筋土挡土结构是其主要的应用形式之一,在国内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此之前,研究和应用更注重于设计规范、
威廉·福克纳既是一位乡土大师,又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但是他的基督教文化背景又使他的人道主义明显地具有基督教的特征,是一种基督教的人道主义。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福克纳又超
美国的吸毒问题最早可追溯到殖民地时代,前后经历了两次吸毒浪潮,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美国的吸毒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吸毒群体正处于第二次吸毒浪潮期,在这一时期,吸毒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