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地区杂交结缕草成坪期合理施肥研究

来源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za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杂交结缕草田间肥效试验,观察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植株生长和草坪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植株营养状况以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其结果如下: 1.通过观察施肥对草坪质量及生长的盖度、密度等8个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明显改善草坪的质量和提高草坪的生长速度。随着N肥用量的增多,草坪的颜色逐渐加深,叶绿素含量逐渐升高,草坪的盖度和密度逐渐加大,植株生物量及分蘖数增加,枝条伸展长度增长。P肥对各个指标的影响均以中等水平为佳,同样改善了草坪的质量和生长速度。K肥对草坪的生长特性和综合质量不影响,但K肥对植株的分蘖有促进作用,并且促进了植株对N、P的吸收。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处理11(N6g/m2,P2O54g/m2)的草坪综合评价效果好,成坪时间最短,为93天。 2.在成坪期间,随着N、P、K肥用量的增加,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经相关分析,植株地上部N吸收量与N肥施用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8858,Pr<0.0001),地下部N吸收量与N肥施用量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74633,Pr=0.0009)。植株地上部K吸收量与K肥施用量相关不显著,与氮肥施用量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r=0.79211,Pr=0.0003)。 3.通过对土壤养分的分析,草坪成坪后,土壤的全氮、有机质和pH基本不变,而土壤中的速效N、P养分含量升高,速效K含量降低。 4.综合草坪外观质量、植株营养以及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为了保证草坪的质量及植株的正常生长,同时保证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应该N、P、K肥配合施用。
其他文献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决定小麦烘烤品质的重要因素,其组成类型与对小麦品质密切相关。用于分离鉴定HMW-GS的常规技术主要包括SDS-PAGE、分子标记及RP-HPLC等,它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HPCE)由于用样少、速度快、分辨率高等特点,在分离鉴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小麦HMW-GS的HPCE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标准图谱的报道甚少,且已有分离体
为探讨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碳的动态响应,从而评价出滴灌条件下最有利于复播大豆农田固碳的耕作方式,于2012年~2014年开展了冬小麦收获后土壤采取翻耕覆膜、翻耕、旋耕和免耕
“RSP”是利用长休眠节节麦与四倍体小麦杂交并通过染色体加倍,人工合成的优良的抗穗发芽小麦新材料。研究表明,其抗性主要受2D染色体上的一对主效基因控制。为了更好地把这一优良的抗穗发芽基因应用到生产上,需要通过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更精确的定位,为以后的分子辅助育种作好准备。通过对极端易穗发芽群体中的分子标记分析,我们发现在2DS上有一个主效的QTL控制着RSP的穗发芽抗性。为了进一步确定2DS上抗穗发芽
水稻(Oryza sativa L.)的抽穗期和形态发育性状均是重要的农艺性状。适当的抽穗期是水稻本身适应不同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人类获得理想产量的保证;发育性状多是理想株型的重
枸杞子(Gouqizi,FructusLycii)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迄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应用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2005年版)规定,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