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爱是奥古斯丁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无论是在其自传《忏悔录》中的生活经验,还是重要哲学著作如《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基督教教义》中,爱都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以往哲学家关于奥古斯丁爱观的解读,通常是基于秩序论或宗教伦理的角度,这样的解读方式通常最后会诉诸奥古斯丁的基督徒身份,宗教意味甚浓。但奥古斯丁的爱之体验与爱之思,即使淡化其宗教语境,也是影响深远的,因此本文希望引入奥古斯丁的时间与永恒的观念来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奥古斯丁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无论是在其自传《忏悔录》中的生活经验,还是重要哲学著作如《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基督教教义》中,爱都被赋予了重要的地位。以往哲学家关于奥古斯丁爱观的解读,通常是基于秩序论或宗教伦理的角度,这样的解读方式通常最后会诉诸奥古斯丁的基督徒身份,宗教意味甚浓。但奥古斯丁的爱之体验与爱之思,即使淡化其宗教语境,也是影响深远的,因此本文希望引入奥古斯丁的时间与永恒的观念来理解奥古斯丁的爱观,尤其是他论及的对朋友、对母亲的,也就是对世上有死之人的爱,即邻人之爱。时间与永恒这一维度被引入后,我们在世间所体验到的爱的问题可以得到更好地展开,其中暗含的有死性与永恒的问题都相继水落石出,相比传统解释路径下的宗教语境或者秩序论等语境,时间这一语境显然与人在世的基本境况息息相关,人活在时间之中,是有限的受造物,所爱之人也同样是在时间之中的,在有限的世界应该报以何种爱的态度,如何用有限性的存在对抗不朽、追求永恒的问题都可以在这个语境下被予以关照。论文的第一章“爱与邻人之爱”,主要论证了在奥古斯丁哲学中,爱之思是如何与“时间-永恒”相牵连的。这一章首先介绍了时间与永恒的对照视角,其次结合奥古斯丁的众多著作介绍了在其哲学中爱的含义及其引而未发的未来向度,并根据对象不同区分了爱的种类,最后论及邻人之爱与人之处境的关联。论文的第二章“爱与死之辨”是对《忏悔录》中被爱者之死的经验分析。本章第一节将爱之思具象于奥古斯丁的经验书写中,在其爱之体验中,友谊的甜美与悲愁是并存的。是什么使得甜美的友谊注定具有悲伤的含义?奥古斯丁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答案:所爱之人终究会“死于亚当”。于是,本章第二节紧接着介绍了奥古斯丁哲学中“死于亚当”的含义,亚当的原罪是奥古斯丁哲学中死亡的来源,由此每一个亚当的后代,也即每一个尘世之人都将承受必死的命运。论文的第三章“有朽与不朽”是自时间与永恒的对照视域下,对爱与死之间的矛盾还原及解决。时间与永恒的对照与张力,从爱特别是邻人之爱的视角来看,就展现为所爱之人的有朽与不朽的此消彼长,有死与不朽之间实行着邻人之爱的丰富意蕴。本章第一节主要论述了邻人之爱与邻人有死之间为何会有矛盾,本节首先将《上帝之城》与《忏悔录》对看,将奥古斯丁的时间哲学与其对死亡的思考结合起来,说明一个有朽之人无法把握住真正存在的现在,并且从生命的损耗与时间更迭的角度来看,他时刻都在经历死亡;其次论证了爱的未来向度使得爱关乎的是一种不能被量化为某一时间段的未来,而是一种拥有绝对确定性的抽象的未来,于是爱无法在一个变动有朽之人身上找到确定性,遑论此人唯一确定的就是死亡,这使得爱持续受制于死亡的阴影,每一个未来的、死亡完成的瞬间,都能够摧毁无法把握的现在的片刻而不安稳的幸福,在此处,爱与死的矛盾实际上可以还原为一个有朽之人对不朽的关切。本章的第二节介绍了两种主流的解决方案,爱永恒之物与爱的秩序,并说明这两种解读所遭遇的批评:爱永恒之物的解决方案构成了一个自我否定的逻辑,一切的出发点是对必死之人的爱,但最后得出的结论却是要彻底消除对他的爱;而如果仅从秩序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爱观,则邻人之爱受到了贬低,爱不过是遵循某种秩序,但却不关心被安排在秩序内的具体的被爱者。本章的第三节首先论述了在奥古斯丁哲学中爱邻人的重要性,这说明邻人之爱不应以一种被贬低的方式来理解;其次从时间-永恒的视角还原问题的答案,并回应上述批评,事实上如果上述批评成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思索路径是经由爱的对象,企图通过绝对的未来性来抵达永恒,这种路径忽略了时间与永恒的绝对差别;但将视角转换,永恒却是时间的依据,人诞生自永恒,是永恒使得时间得以保存,从这种角度来理解其爱观,邻人之爱就并非是在说人们通过爱暂时的事物可以最终享有永恒的事物,而更是强调对有朽世界中的邻人之爱的根据就是永恒不朽的上帝;最后本节论述了奥古斯丁“爱这种爱”,依从这种理解方式,爱是人与世界、与所爱之人保持关联的媒介,而永恒的天主又是爱,这使得每个个别的爱的行为都先天上源自永恒的上帝,自此理解方式来看,每个人都逻辑在先地与永恒建立了联系,再通过与永恒的关联,重建了自我与世界、与他人的关联,由于这种关联建立在不朽之物上,因而也就被赋予了真正意义的确定性。
其他文献
移动测量系统作为目前测绘界在地理信息获取方面最前沿的科技之一,能够实现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获取,逐渐成为测量、技术的典型代表。随着移动测量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都对移动测量系统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测量系统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借助定位定姿系统获得的高精度位姿信息,实现激光脚点由激光扫描仪坐标系到指定测图坐标系的转换。目前,移动测量系统的定位定姿系统主要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
在自然界中,土壤、大气降尘以及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一旦随着农作物、空气及牲畜水禽进入到人类的体内,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且不易排出体内。以往大多数学者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和吸附污染物的胶体迁移做了大量研究,且对于生物炭吸附污染物的研究甚多。然而,对于纳米生物炭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研究较少,尤其当地下环境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物时,纳米生物炭还能够影响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然而对于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第三方支付企业迅速崛起;但市场壮大的同时,产品同质化严重,恶性低价竞争普遍,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压力。竞争力的提升依赖于低成本,而传统成本管理单纯对企业的内部作业进行成本管理,不能满足企业竞争的需求,企业必须把成本管理活动提高到战略的高度,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方可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本文以H支付公司为例,通过分析H支付公司当前的成本
在工业无损检测中,三维超声成像与传统的二维超声成像技术相比能够更加直观和准确的获得被检测材料的缺陷的空间位置、大小及形状,为进一步对缺陷进行修复与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在飞机蒙皮的缺陷检测中,三维超声标定是进行缺陷检测不可或缺的步骤,是后续实现空间三维重建的基础。本文针对在飞机蒙皮进行无损检测中的超声相控阵三维空间标定技术中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超声相控阵成像的相关原理及标定基本理论,然后着重对三维超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推广和亚欧大陆桥建设的发展,亚欧大陆国家之间的合作逐渐加深,沿线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比以往更加密切。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项目,为我国与沿线国家之间、沿线国家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搭建起桥梁,打破了以往短距离铁路运输的格局,使得铁路运输网络日臻完善,极大的提高了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力。与海运和空运相比,铁路运输具有运载量大,成本低,对天气依赖小,准时性强等
感知与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一重要分支,感知与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诸如:知觉、触觉、思维、语言甚至是人脑对记忆的加工与信息处理过程。针对这一高级的心理学研究就需要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数据来支撑,以证实研究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因此,设计科学的心理学实验不仅可以在研究过程中得到大量的实验测试数据,同时其实验结果也是验证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些感觉知觉心理学实验受制于实验设备
近年来,内存泄漏、缓冲区溢出等内存漏洞频发,尤其是对于C和C++之类的内存不安全语言来说,更容易受到内存脆弱性的影响,从而导致难以预料的系统崩溃。这些脆弱性一旦被恶意攻击者利用,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此外,由于程序员的疏忽导致的代码低效行为更是屡见不鲜,这些行为虽然不会带来致命的后果,但是会严重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更有甚者会利用系统本身的特性进行恶意攻击,从而获取内存中的敏感信息,如近几年爆发的幽灵
目前,在铝液的生产过程中,依靠人工调度方式对铝电解车间的多功能机组进行调度,经常出现多功能机组的利用率不高、忙闲不一致以及对于突发事件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导致多功能机组的损坏不一致、增加多功能机组维护量,加大了企业投资成本。因此,多功能机组的合理调度对铝液安全稳定生产以及铝电解车间生产效率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把铝电解车间的多功能机组看做是移动的工作台,应用博弈理论研究铝电解车间多功能机组
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是一类能导致禽类患多种肿瘤及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反转录病毒。根据其囊膜蛋白特性,目前ALV可分为A-K共11个亚群,其中ALV-J目前在国内最为常见。ALV-J感染主要引起鸡造血细胞恶性增生,诱发髓细胞瘤、血管瘤及严重的免疫抑制,严重制约国内外养禽业健康持续发展。ALV-K是近年在中国大陆地方品系鸡中分离鉴定出的新型禽白血病病毒。与其他外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以及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离不开各类矿产及其工业品,尤其是能源类矿产,如煤炭、石油等更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足轻重。但是,随着近几年来矿产资源的大规模、掠夺性地过度开采,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慢慢的凸显了出来,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环境的影响也很严重。华蓥市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境内,处于华蓥山腹地,境内煤炭资源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