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生物炭与镉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协同迁移机制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然界中,土壤、大气降尘以及地下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金属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一旦随着农作物、空气及牲畜水禽进入到人类的体内,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且不易排出体内。以往大多数学者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和吸附污染物的胶体迁移做了大量研究,且对于生物炭吸附污染物的研究甚多。然而,对于纳米生物炭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研究较少,尤其当地下环境中存在重金属污染物时,纳米生物炭还能够影响重金属污染物的迁移,然而对于携带污染物协同迁移的研究知之甚少。本研究选取原始及未研磨两类生物炭材料和Cd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如红外光谱、比表面积、扫描电镜和元素分析等),测试两种生物炭表面官能团、比表面积及孔容孔径、微观形貌、组成成分及相关性质等物理量。通过开展室内柱实验研究,模拟饱和多孔介质中纳米生物炭及镉(Cd)在不同理化条件下的单独迁移和协同迁移规律。结合Hydrus数值模拟软件对迁移和协同迁移过程进行模拟,建立双动力学位点模型,深刻剖析纳米生物炭对镉迁移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生物炭表征结果显示,纳米生物炭比表面积为23.90 m2/g,孔径体积为0.045 cm3/g。由元素分析结果可知,在小麦秸秆生物炭热解的过程中,失去氧元素,在纳米生物炭中,碳(C)元素的含量较高,氢(H)和氮(N)元素的含量较低。研磨后的生物炭呈粉末状、细小块状,偶有粉碎不完全的块状,元素组成和含量分别为C(70.86%),O(17.93%),Ca(0.77%),K(3.4%),Mg(0.34%),P(0.15%)和Al(0.12%),与原始生物炭相比并无明显变化。研磨前后生物炭官能团种类相似。(2)纳米生物炭在饱和石英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试验结果表明,其迁移能力随着离子强度(IS)降低、p H的升高而增加,而滞留能力随着IS的降低、随p H的升高而减小。IS和p H通过影响纳米生物炭的表面电势而影响到其稳定性,从而影响其迁移与滞留能力。随着纳米生物炭注入浓度的增加,其在淋出液中迁移出来的量也越多。在同等理化条件下,小麦秸秆纳米生物炭的迁移能力大于玉米秸秆纳米生物炭的迁移能力,这是由于二者表面不同种类的表面官所导致二者表面电势不同。(3)Cd在饱和石英砂多孔介质中的迁移实验研究发现,IS与p H都是影响Cd迁移的重要因素,Cd的迁移能力随着离子强度IS的增加而增大,且随着p H的降低而增大。这是由于IS增大时,体系中的K+会增多,与Cd2+存在阳离子竞争吸附,使Cd吸附态活化,被置换下来进入水相中迁移出石英砂柱;而当p H降低时,体系中的H+增多,与Cd2+存在阳离子竞争吸附,有利于Cd的迁移。(4)在纳米生物炭和Cd单独迁移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二者在饱和多孔介质中协同迁移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p H为6时,纳米生物炭对Cd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可达到36.32 mg/L,去除率为92.20%。当投放的BC浓度为600 mg/L时,纳米生物炭对Cd的去除率(%)趋近平衡,吸附量为32.48 mg/L。纳米生物炭与Cd的协同迁移相互影响较为明显,在不同离子强度条件下,纳米生物炭会促进纳米生物炭的迁移,Cd抑制纳米生物炭的迁移;在不同p H值条件下,相比单独迁移,与Cd协同迁移的纳米生物炭回收率都有所下降,Cd起到了IS的作用,从而抑制纳米生物炭的迁移;而纳米生物炭将Cd吸附在其表面,与Cd一同滞留在石英砂柱中,对Cd的迁移也起到了抑制作用。当石英砂柱中先存在Cd时,Cd2+的存在相当于增强了溶液中的离子强度,纳米生物炭的最大滞留量从0.19 mg/g增加到0.59 mg/g,Cd抑制了纳米生物炭的迁移;当石英砂柱中先存在纳米生物炭时,对Cd起到了一定的吸附效果,二者大部分滞留在石英砂柱中,从而抑制了Cd的迁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补肾活血法”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注意力与执行能力等神经心理学特征变化,系统地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完善本病的针灸治疗方案,使其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及应用。方法1.将符合脑小血管病诊断标准及入组条件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与药物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脂稳斑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口服胞磷胆碱钠胶
高光谱图像分辨率高、包含大量数据信息、波段数目大,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巨大价值,但也对高光谱遥感技术进一步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混合像元在高光谱图像中广泛存在,也限制了高光谱遥感的应用,混合像元分解是高光谱遥感技术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准确有效的将混合像元分离为多个端元的组合是实现实际应用的前提。传统混合像元分解在丰度估计时采用的是非监督算法,算法适应
由于大型浮体具有建造周期短、成本低以及维修便捷等特点,在海洋资源开发上得到广泛应用,逐渐成为国际海洋工程界研究的热点。而在恶劣海况下,由于波浪与浮体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加强,使得浮体的水弹性响应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为了保证浮体在极端海况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必须对大型浮体在非线性波浪作用下的水弹性响应进行有效的预报。本文采用时域下CFD-FEM方法,深入分析了非线性波浪与大型浮体之间的耦合作用。其中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船舶制造业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受当前全球经济形势衰退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船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愈加受限,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现阶段,船舶建造技术正朝着自动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在船舶建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才,尤其是高能力、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如何提升船舶制造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能力素质是船舶制造企业
近年来,国家针对房地产行业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房价得到稳定的同时,房地产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收缩。在“房住不炒”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业亟待转型。同业竞争加剧,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但是多元化转型出现的问题不少,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转型研究希望能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以ST银亿为研究对象,对其多元化转型的动因、经济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本文分析发现,ST银亿多元化转型动
质子交换膜(PEM)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核心组件,是衡量燃料电池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MOFs/COFs材料中引入客体分子并与导电性聚合物复合为质子交换膜的发展拓宽了思路。在本论文中,为进一步提高MIL-101,CIN和MPA的导电性能,分别用离子液体和有机磷酸进行功能化;将得到的复合材料分别与PVP/PVDF和CS掺杂,制备出一系列的复合膜。对上述制备的所有材料进行了X射线衍射、
近年来,中国的反垄断纠纷日益增加,在不少案件中出现了经济学报告或专家证人,如腾讯诉世界星辉科技不正当竞争纠纷案,奇虎诉腾讯垄断案、强生公司纵向垄断协议案等,纠纷一方或双方均提交了经济学分析报告或申请专家出庭。在当下我国的竞争和反垄断纠纷中,经济学家正以证人或专家身份对司法诉讼的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从总体来看,我国经济学分析报告和申请经济学专家出庭在反垄断诉讼中运用较少,司法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实
尺寸完备性检查和公差设计与优化技术一直是CAD、CAPP与CAT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工厂的逐步推进,产品制造信息逐步由传统二维标注的工程图纸向三维标注的数字化模型发展。三维尺寸标注作为数字化定义技术和无纸化设计与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加工、测量以及装配等各环节,实现尺寸标注信息的完备性检查与尺寸公差的优化设计对于提高产品设计效率与质量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
在油井的生产过程中,钻、完井,修井等作业,可能引起近井地带储层污染、孔渗情况变差,导致层间矛盾加剧,进而影响产油量。储层污染后,酸化作业是改善渗流状况,恢复产能的有效措施。为了实现井下均匀布酸,常用的酸化技术有机械设备封堵分层酸化和化学工作液暂堵酸化,对于海上平台,由于受到空间、成本限制,宜选择作业流程简单,成功率高的化学工作液暂堵酸化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使用成本低廉、容易获得的乳液暂堵剂能够
移动测量系统作为目前测绘界在地理信息获取方面最前沿的科技之一,能够实现三维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高精度、高效率的获取,逐渐成为测量、技术的典型代表。随着移动测量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各个领域都对移动测量系统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移动测量系统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借助定位定姿系统获得的高精度位姿信息,实现激光脚点由激光扫描仪坐标系到指定测图坐标系的转换。目前,移动测量系统的定位定姿系统主要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