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复合管多斜辊矫直工艺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gsmall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石油、化工、地质勘探等极端的条件,对金属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强度,还要求高的耐温性能及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等。双相不锈钢以及各种合金虽然能部分满足上述条件,但含有稀有金属,价格昂贵。而双金属复合管恰好能满足这些要求,应用范围更为广泛。目前复合管材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机械复合,离心铸造,焊接复合等,其产品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纵向弯曲和截面的椭圆度缺陷,不得不通过矫直工序来保证复合管终态产品的形状精度。目前,我国在钢管多斜辊矫直工艺理论研究及其工业应用领域,已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然而,双金属层状复合管在壁厚方向上由两种力学性能截然不同的材料构成,弹塑性弯曲变形行为与单金属管材存在差异,传统的矫直理论是否仍然适用于双金属层状复合管,复合管组元接触界面在反复弯曲过程中是否存在撕裂破坏风险,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以双金属复合管多斜辊矫直过程为对象,开展工艺理论及数值仿真模拟研究。为分析弯曲变形条件下复合管壁厚方向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以组元弹性差异明显的Q235/TC4复合管为对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选取单个矫直单元进行弹塑性弯曲分析,给出了内外复合层材料及层厚比对管壁厚度方向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简化条件,推导了管材的弯曲模型及中性层偏移量解析计算模型。以传统矫直理论为基础,结合复合管矫直弹塑性弯曲特点,进行矫直辊辊型设计,压弯量、压扁量和倾斜角等工艺参数计算,并将组元屈服强度的加权值作为复合管综合屈服强度,计算了复合管矫直力和矫直力矩。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双金属层状复合管的十辊斜辊矫直模型,分别构造具有原始椭圆度和弯曲度缺陷的复合管几何模型,模拟规格为Φ75×10×1000mm的复合管(Q235+TC4,层厚比分别为4:1和1:4)冷矫过程,分析了椭圆度和弯曲度缺陷的矫直效果,矫直过程中的应力、应变规律,以及矫直力的分布。并通过提取复合层界面的剪切变形,结合现有复合工艺所能达到的界面结合强度,评估了复合界面在矫直反复弯曲过程中重新开裂的可能性。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单金属管材弯曲理论不再适用于双金属复合管;管材弯曲发生了中性层的偏移;复合管材强度高的外层缺陷得到了消除,对强度低的内层没有矫直作用;现有的模拟结果显示,矫直不足以撕裂复合界面。
其他文献
根据我国弧焊机器人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和发展需要,机器人离线编程技术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视。本文针对弧焊机器人在汽车副车架焊接中利用离线编程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川煤矿具体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数值计算、理论分析、现场调研等方法,对迎采掘巷这一课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西川煤矿1111工作面回
近十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轿车市场日渐繁荣,这就使得更多的中国居民体验到了家庭轿车进入家庭后所带来的生活变革,与此同时家庭轿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也给城市交通带来
学位
近年来,汽车轻量化是各国政府、学术界、汽车工业界为应对环境和能源等问题提出的重大举措,拼焊板冲压成形技术就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拼焊板拉深成形过程中,
本文在分析锚固失效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将锚固孔壁界面上切应力作为重点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类方式锚固可以分为多种形式,结合FLAC3D的模拟分析得出对于不同种类的锚固都
本文以天池煤矿401工作面为原型,根据采动覆岩理论、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运用相似材料和相似模型以1:100的比例构造了三维采场立体实验模型,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漏风实验、压力稳
20世纪90年代以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产品研制开发的时间和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运用新的设计制造技术来满足市场需求层出不穷,其中在产品设计制造领域中广泛
本文研究了矿石中磁性铁的含量对选矿工艺的影响。文章也介绍了各种品位分析仪的优缺点,说明了利用磁力测量的好处和原理,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实验分析,对矿石磁化的原理过程,磁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