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的完善及应用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406507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道路,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关于如何对这样的指标进行测评,近年来国内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文献。然而,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旧的标准和体系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产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目标是期望获得我国各个产业在信息化方面的发展水平。论文首先介绍了产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相关概念,随后分析现有的产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论文着重对我国产业信息化现有的测评体系模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合信息化发展现状,挖掘出新的测评要素。在此基础之上,对现有测评体系进行完善,构建出一套新的产业信息化水平测评体系模型-德米特模型。在此模型中,更加强调软件技术在信息化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同时,首次将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作为测评体系的指标之一。论文给出了体系中各个测评指标的获取手段以及从定性指标转化为定量指标的方法。在应用方面,论文针对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测评,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对我国产业信息化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定量地衡量产业信息化程度,提高推进信息化建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对于有效地指导和促进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为研究制定信息化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科学的、量化的依据,进而推动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育的真谛在于“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无疑是教给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金钥匙。在几年的高中历史教学改革中,我把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研究学法,促进有效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筹划,是上好课的先决条
公司治理是国内外管理、经济、法律等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研究的一个世界性课题。大量企业兴衰存亡的事实表明,公司治理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保证企
期刊
中美的疫情防控rn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负面冲击,另外还有很大的波动和不确定性.需求出现了大幅下降,就业岗位也减少了很多.经济的复苏实际上会比较缓慢,但
期刊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历史知识的传授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历史素养的有效提升。针对这一培养目标,教师如果仅仅将目光停留于课堂教学45分钟,成效显然是不够的,在历史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其中较为常用的有效方式之一。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