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下高能粒子束电磁约束及碰撞运动的数值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能粒子束在清除空间碎片、可控核聚变、粒子束武器和粒子推进器等领域都有突出的应用潜力。尤其在清除空间碎片上,基于粒子束的非接触式清除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传统的基于离子束清除空间碎片的方法目前还有许多难点和问题需要解决,主要难点在于离子束受地磁场影响较大,由于地磁场干扰给离子束流的射程与精度带了很大的影响,而中性束不受磁场影响,并且不会因为电荷间作用力造成发散,相对离子束射流清除空间碎片的方法有着巨大的优势。为了得到理想的中性束,对高能粒子束电磁约束及碰撞运动的研究至关重要。本论文采用三维PIC/MCC静电模型对航天器中高能粒子束电磁约束和碰撞运动进行了数值研究,模拟了粒子在电磁场下的运动、带电粒子与自洽电场相互作用、粒子间的碰撞运动等物理过程,并对高能离子束中性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包括:1.首先介绍了高能粒子束的应用背景和研究历史,阐述了高能粒子束的研究价值。简要介绍了离子束中性化的基本原理,和国内外关于离子束中性化的研究动态。2.概述了等离子体数值模拟研究的三种常用的数值方法,流体方法、动理方法和PIC/MCC方法,并且分析了三种方法的优劣势,对本文采用PIC/MCC方法进行模拟的原因进行阐述,介绍了PIC/MCC方法的发展历程。3.详细地介绍了静电型三维PIC/MCC算法流程,并且对各个模块的差分格式进行推导和详细的描述。主要包括:静电场求解、粒子运动求解、带电粒子自洽场求解、粒子间碰撞求解,并且给出了算法设计的流程图。4.基于静电型三维PIC/MCC算法开发了求解程序,对粒子束的碰撞运动和电磁约束进行模拟,对离子束与气体碰撞产生中性束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性束的关键性能参数:中性化效率和发散度。结合磁镜场原理,研究了约束磁场对离子束和中性束发散度的影响。5.结合实验室中性化气室的实际物理参数,研究了加速电极产生的静电场对离子束的影响,对离子束中性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不同时刻离子束、中性束和电势的分布情况,以及中性化气室内离子束的中性化效率、中性束的发散度。
其他文献
太赫兹辐射源的研究一直是太赫兹科学发展的关键技术,真空电子器件是重要的太赫兹辐射源之一。随着频率的增加,高阶模工作是高频真空电子器件克服频率限制的一种有效方法。模型竞争是目前高阶模工作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电子注从中间穿过亚波长孔阵列结构,可以产生窄带增强的Smith-Purcell辐射。基于这种辐射特点提出了克服高阶模工作中模式竞争的新思路,并设计了工作电路。下面为主要的工作内容:论文首先基于电子
高效快速的波束调控方案是实现高速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本论文提出的太赫兹复合功能序构波束调控超表面,是一种实现平面化、数字化、多样化和快速式新型扫描机制的有效新途径。开展高性能太赫兹极化调控机理研究与器件研制,可以为太赫兹技术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本文首先从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开始分析,通过将超表面(Matesurfaces)应用在极化调控器件中,突破了传统电磁波极化调控器件的限制,具有高极
螺旋线行波管不仅能提供大功率输出,且工作频带较宽,增益较大,在现代军事及通信装备中,应用较为广泛。展宽带宽和增大输出功率是螺旋线行波管发展的方向。本文就6-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展开研究,旨在二倍频程范围内实现大功率输出。为了展宽带宽,设计了一种夹持杆中加载金属块的螺旋线慢波结构,研究其高频特性,确定整管模型,并对注-波互作用进行分析。除此之外,设计了相对应的输入输出结构和周期永磁聚焦系统。
近年来,低温或冷等离子体作为等离子体方向的热门研究被大多数人关注。根据其放电特性分类,这些等离子体大多是通过介质阻挡放电方式激发的,由于这类等离子体功率较低,因此只能被用于伤口消杀和基本治疗。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设计一种可以达到外科手术要求的精准切割、快速凝血、微缩创面以及操作安全的等离子体粒子束切割装置,因此本文设计并加工了一种具有低电压、大电流特性的非热电弧等离子体装置,以达到比普通电手术操作更为
典型微波接收机前端配置由接收天线、滤波器、限幅器、低噪放和混频器构成,其中,低噪放和混频器属敏感器件,对外界强电磁波较为敏感,容易受到高功率微波(HPM)前门攻击。传统保护技术主要有滤波和限幅两种方式,布局为串行拓扑,功能上相互独立,难以实现在一个器件中完成时域、频域上兼容性HPM电磁环境防护功能。因此本论文提出,在HPM电磁环境下利用波导带通滤波器中天然谐振结构实现强场瞬态自击穿效应机制,实现微
太赫兹技术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雷达探测和物体监测成像等研究领域,关乎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科研应用价值。太赫兹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对移相器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液晶作为高性能各向异性材料,适合应用于相位连续可调的太赫兹移相器。本文针对基于液晶材料的亚太赫兹移相器的设计、仿真与加工测试展开研究。首先展开基于液晶材料的反射式移相器研究。在设计分析单偶极子液晶移相单元的研究方法基础上,总结了反射式液晶移
无线电磁波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受到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影响,其幅度和相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快速抖动,被称为电离层闪烁。伴随人类对地外空间的探索,以及空间通信的需求,研究电离层闪烁特性和其对电磁通信的影响也愈发重要。本文通过利用中国成都区域的GPS闪烁/TEC接收机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观测数据,通过编写数据批处理程序对多个卫星系统接收的多个频点卫星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幅度闪烁指数S4、相
随着现代电子封装技术的快速发展,总体是沿着更高的集成、更高的性能以及更高的兼容性、更高的可靠性和更多的功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增多,系统集成度的进一步增大,晶体管的最小特征尺寸缩小的速度变得越来越慢,这使得对集成电路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三维集成技术中的硅通孔(Through Silicon Via,TSV)技术能够减小结构中信号连线的长度;增加传输的宽带;缩小器件体积,提
人体目标解析旨在获取图像中人体目标的精细化属性描述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穿着服饰、携带物等能够验证人体目标身份的重要特征依据。人体目标解析工作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安防体系中,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中高效提取有效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和检索搜查工作,并且对于行人重识别等众多其他领域也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自然场景下的人体属性解析任务中,人体目标检测框的定位不准确性可能会对后续属性识别产生背景干扰或主要特征信息丢失
在平板显示领域中,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作为像素的基本单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氧化物基TFT因为其具有高迁移率、良好的透明度、优异的均匀性和较低的加工温度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非晶和多晶硅TFT,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候选材料之一。尽管n型氧化物TFT具有较高的器件性能并已用于商业显示领域,但是具有相匹配性能的p型氧化物TFT却很少报道。由于缺乏高性能的p型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