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2>-xMmxNi合金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首次采用混合稀土取代Mg<,2>Ni中的Mg,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三元Mg<,2-x>Mm<,x>Ni(Mm=富铈混合稀土,X=0,0.1,0.15;0.18;0.2)合金体系.采用电化学方法对Mg<,2-x>Mm<,x>Ni合金体系的腐蚀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对Mg<,1.85>Mm<,0.15>Ni合金气固吸放氢性能的研究,我们发现合金活化与吸、放氢性能都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结果.该论文首次提出在甲醇-水体系中进行化学镀铜.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化学镀铜工艺条件,结果发现甲醇加入量为40ml/100ml镀液时,镀液稳定性和镀覆速度均达最佳值,包覆的铜均匀致密.通过对镀后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我们发现镀铜后表面铜层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合金电极的腐蚀速度,当甲醇含量为40ml时腐蚀速度最低.
其他文献
该论文对微波辐射下的固相有机合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近年来微波辐射下有机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回顾了常用的微波有机合成技术以及微波化学反应的理论研究概况.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寸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材料.纳米材料不仅在诸多领域具有潜在的技术应用前景,而且搞清在体材料和分子材料间性质的转
本论文用凝胶-溶胶法制取了纳米氧化钇颗粒,然后,以三氯化铁水溶液為氧化剂,釆用原位分散聚合法,成功合成了纳米级的聚吡咯复合材料,详细地探索了纳米氧化钇的制备条件,我们发现稀
在该论文的工作中,我们合成并表征了SrF、SrCl、BaF或BaCl调变的LaO、NdO和SmO等稀土氧化物以及稀土氟氧化物和氯氧化物等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及其ODE性能,对碱土卤化物的促进
该文对橡胶颗粒相增韧与均相增韧环氧树脂进行了研究及比较.选用的体系是HTBN、CTBN及它们的预反应产物和聚丙烯酸丁酯(PBA)增韧环氧树脂;研究均相增韧时选用了不同链长的脂肪
传统药物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实际应用中往往是非特异性的分布,从而会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纳米科技的发展为获得更加先进的药物输送系统和实现早期检测与诊断带来了新的希望,开辟了新的途径。因此,开展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各种纳米粒子如聚合物纳米粒子、无机纳米粒子、脂质体等均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输送载体。将药物分子包裹在纳米颗粒中或吸附在其表面,利用恶性肿瘤独特的病理生
学位
本文首次将单组分三(2,6-二甲基芳氧基)稀土化合物用于ε-己内酯(CL)、D,L-丙交酯(DLLA)和L-丙交酯(LLA)的均聚以及ε-己内酯与L-丙交酯的嵌段共聚.着重考察了聚合条件对聚合
由于它们在光电、氧化还原催化、磁性、气体吸附、离子交换、分离纯化、分子识别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设计和构筑吸引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采用水热/溶剂热法和常温扩散法,基于含N原子的4,5-二氰基咪唑、5-(3-(5-四唑)苯基)间苯二甲酸、1,1’,4’,1’’,4’’,1’’’-四苯基-3,4,3’’’,4’’’-四羧酸、苯并咪唑、4,4’-二(1-甲基咪唑)联苯和4,4’
近四十年来,氨基酸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因其特殊结构及良好的抗菌、抗癌活性,而一直成为化学工作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该文利用4-溴苯甲醛、大茴香醛、甘氨酸、邻氨基苯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