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服务关乎居民的健康保障,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医疗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影响着区域设施资源分布的均衡性以及设施的服务质量,从而影响居民的使用。本论文探讨了城市医疗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的方法,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研究其医疗服务设施配置的居民满意度和空间可达性,了解其医疗服务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现状、分布情况,为医疗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对未来城市医疗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一是基于PLS-SEM法,构建以“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期望”为外生结构变量、“居民感知的设施硬件质量”、“居民感知的设施软件质量”、“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抱怨”、“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信任”为内生结构变量的满意度模型,囊括研究区域内各等级医院,对杨浦区医疗服务设施居民的综合满意度进行评价,解释了各结构变量间、各结构变量与其对应的观测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并采用“重要性-满意度”矩阵对影响居民满意度的主要结构变量的指数得分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居民满意度水平的合理建议。二是纳入人口规模因子和医疗设施等级规模影响系数对潜能模型进行改进,并采用GIS技术,考虑地面交通与轨道交通相结合的城市道路综合网络,对杨浦区的医疗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进行了测度。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居民满意度评价结果表明:“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期望”对“居民感知的设施硬件质量”、“居民感知的设施软件质量”的影响,“居民感知的设施软件质量”对“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满意度”对“居民对区域内医疗服务设施的信任”较为显著,满足各结构变量间的关系假设,其他结构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相对较弱。总体来讲,杨浦区居民对区境内的医疗服务设施现状基本满意,软件服务方面得分高于硬件服务方面,就医不满的后续处理及监管方面得分较低,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空间可达性评价结果表明:杨浦区各街道医疗服务设施配置的空间可达性分布存在差异,大桥街道、定海路街道及殷行街道部分区域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较高;区境中部的部分街道存在同等级医院临近布置、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杨浦区三级医院的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整体优于二级、一级医院。改进的潜能模型综合考虑了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服务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以及医疗服务设施的等级规模对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能更合理地评价医疗服务设施的可达性。通过分析不同区域医疗服务设施配置的居民满意度、空间可达性分布的空间特征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综合了解区域的差异,为城市医疗服务设施资源优化配置和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